商贸物流业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商贸物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物联网、无人驾驶、无人配送、高精度地图等技术的加快应用,数字货运、数字园区、数字仓库等新基建的推广建设……一系列供应链组织新场景、智慧物流新生态引领物流行业向新、向‘绿’发展。我们搭建全球物流行业合作的开放桥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助力中国物流走向世界。同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全球交通物流行业的繁荣贡献力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胡亚东近日在2024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商贸物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随着一系列自贸协定的签署和生效,相应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税和壁垒降低,一些企业可以更便捷地开展跨国贸易,国际市场的开放大大拓展了企业的销售渠道,加速了商品流通速度。同时,全球市场的竞争也迫使更多企业提高了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成本,国际物流的绿色化转型提上议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现代物流贯通一二三产业,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会议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货运、商贸流通等改革,推进物流数智化发展、绿色化转型,补齐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等短板,统筹推进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
日前,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巴巴多斯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全球供应链论坛也指出了当前国际贸易价值链和物流业存在的效率低下、污染严重、脆弱性突出、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此次论坛希望各方着力研究综合型、发展型解决方案,并呼吁各国政府和商界作出更多规划和努力,推动全球货运和物流业的低碳可持续转型发展。
论坛发布的关于推进多式联运、低碳、高效和韧性的货运物流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商界重点围绕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一是科学制定目标,包括基于科学的政策目标和有关标准,加强低碳货运基础设施和车辆、燃料的开发,对低碳高效运输模式的集成和转型,建设货运和物流业转型升级所需的跨境走廊等;二是大力鼓励投资,要加大与脱碳和可持续性发展有关的融资力度,为私人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确保每一种货运模式的定价充分体现其社会和环境成本,进而引导市场向综合考量下最具可持续性的运输服务汇聚等;三是加强合作协调,加强多式联运的用地规划,确保装卸码头、联运枢纽、分发中心、回收设施、充电设施等关键设施的建设部署,优化原料、生产、消费的地理布局,缩短原料到终端用户的距离,减少全产业链的总体运输距离等;四是坚持透明评估,着眼于供应链整体,对各类货运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冲击和可持续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围绕联运、低碳、高效、有韧性的货运和物流体系建设,制定明确且科学的衡量指标等;五是推进技术创新,要加强劳动力培训,确保低碳货运和物流体系建设运营产生的新岗位有足够专业的人员就职。
作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商贸物流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碳排放压力。因此,实现商贸物流的绿色化转型,不仅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政策引导不可或缺,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商贸物流绿色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并提供财税领域的激励措施,降低企业绿色化转型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商贸物流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在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也要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
一位从事港口物流的人士建议,在绿色转型路径上,要积极推广绿色运输方式,如多式联运、共同配送等,减少空驶和重复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还应提高仓储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仓储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货架等,提高仓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优化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降低库存成本。
“还要积极推广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如可降解塑料、再生纸等,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优化包装设计,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包装成本。也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调度,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通过智能预测和数据分析,优化物流运输的路线和计划,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该业内人士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