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海外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之我见

发布日期:2024-03-04 11:01:35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作者:闫媛媛
“走出去”能源电力企业要主动把握以低碳、清洁、高效、智能、普及为特征的全球能源革命发展方向,加大对绿色能源技术研究力度和市场开发力度,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推进能源转型,让中国绿色能源创新惠及全球。

推进能源转型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步入新阶段。“走出去”能源电力企业要主动把握以低碳、清洁、高效、智能、普及为特征的全球能源革命发展方向,加大对绿色能源技术研究力度和市场开发力度,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推进能源转型,让中国绿色能源创新惠及全球。

能源转型是指人类利用能源从木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从油气到新能源、从有碳到无碳的发展趋势,是能源形态、能源技术、能源结构、能源管理等能源体系主体要素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以清洁、无碳、智能、高效为核心的绿色能源体系是当今世界能源转型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能源绿色转型现状及趋势,结合海外能源项目建设实践,研究当前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促进海外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策略建议,共同行参考。

能源绿色转型历程

从世界能源发展历程分析,人类利用能源经历了从木柴到煤炭的第一次转型和从煤炭到油气的第二次转型。随着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太阳能、水电、核能、生物质能、地热和氢能等清洁、无碳的新能源逐渐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2019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量为37.7×108t油当量,石油消费量为46.1×108t油当量,天然气消费量为33.8×108t油当量,新能源消费量为21.9×108t油当量,占比分别为27%、33%、24%和16%,新能源的消费量和占比稳步上升,能源低碳化、去碳化的趋势持续加强。另一方面,能源绿色转型是实现国家和区域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重塑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力量,是切实履行《巴黎协定》要求、实现能源利用“碳中和”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举措。

能源绿色转型现状及趋势分析

根据国际绿色能源机构(IRENA)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占绿色能源发电装机增量的90%以上。而在太阳能应用中,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高达191GW,表现尤为突出。后续随着绿色能源度电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绿色能源发展支撑技术的稳步发展,全球绿色能源投资进入到发展快车道。在亚洲,发电装机容量发展领先于全球其他区域,是未来全球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市场。虽然亚洲发电装机仍以煤电为主,但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发展迅猛。其中,东南亚地区可利用的绿色能源相对多元化,光伏、风电、潮汐能、地热能等资源条件良好。在欧洲,电源结构较为清洁且多样化。2022年,欧洲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首次超过化石天然气并再次超过煤炭。其中,太阳能发电量增加了创纪录的39TWh。在俄乌冲突发生后不久,虽然煤炭火力发电站的运行增加,但2022年9-12月的发电量同比减少了6%。在北美,2022年绿色能源新增装机为29.1GW。美国绿色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份额从2021年的19%增加到22%。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14%,其他绿色能源发电占8%;煤炭发电的份额从23%减少到20%,核能从20%减少到18%。

一、绿色能源成本大幅下降

IRENA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光伏、光热、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82%、47%、39%和29%,使全球绿色能源招标电价不断创出新低,推动绿色能源成为各国电力部门扩充产能的首要选择。

二、绿色能源技术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绿色能源研究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太阳能、储能、氢能等领域技术受到高度关注。以光伏为例,美国能源部成立“碲化镉发展联盟”,旨在扩大国内碲化镉光伏材料和组件生产,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提高效率并开发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新市场;俄罗斯已完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将与硅太阳能电池同台竞争;欧洲重启“太阳能光伏创新平台”有力推动太阳能光伏技术更新。

三、地区冲突将加速能源绿色转型

全球化石能源供给地多集中在中东、东欧、南美等地,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冲突。传统化石能源的过渡依赖对一国的能源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均有重大影响,俄乌冲突中,欧盟对俄罗斯化石能源的依赖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因此,能源安全叠加“碳中和”的双重影响,加速了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快速转型。同时,能源绿色转型也将为各国提供多样化的供应选择,进而降低其对能源进口的依赖性,还将创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并推进全球气候安全及经济包容性发展。

能源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现阶段,尽管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着投融资配套政策及创新性不足、技术能力及研发动力不足、本土化要求过于苛刻、东道国消纳能力有限等瓶颈,亟待深入探究相关问题根源,探寻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绿色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投融资配套政策及创新性不足

在项目造价和发电效率不断突破瓶颈之后,融资成本成为决定绿色能源项目价格的关键因素。相比欧美日资金融机构,中资银行的外币资金拆借成本较高,贷款利率缺乏优势。另外,国内企业融资以短期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相对较少。同时,绿色能源项目规模小,投资主体多样,东道国政府很少提供主权担保,而当地合作企业的担保能力往往较弱,因此,大部分项目需要投资人母公司提供融资连带责任担保。目前,海外绿色能源投资项目多采用中资银行加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担保的融资模式,而未针对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期风险小、市场竞争激烈、资产易变现性高等特点创新融资模式,对此,企业需更多采用项目融资或银团融资模式。

二、技术能力及研发动力不足

绿色能源产业是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现阶段,核心技术研发缺乏动力,产品关键部件高度依赖国外进口。绿色能源产业享受的财政补贴主要限于成本侧,核心技术研发活动所获得的补贴明显不足,导致相关技术研发活动缺乏足够的激励,不利于核心技术的突破。

另外,我国的人才培养以高等教育为主要渠道,但全国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多,培养的人才数量无法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因此目前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三、本土化要求过于苛刻

项目东道国对外资参与当地项目有不同程度的本地化要求,且本地化率要求不断提高。例如,在沙特阿拉伯实施项目,需在劳工雇佣、设备供货等方面达到相关“沙化率”才能满足执行条件。又如,2018年印度新能源与绿色能源部颁布政令,规定所有由印度联邦政府、部委及印度联邦政府持股至少50%的公共事业单位主持招标的绿色能源发电项目,组件应为100%本土生产,其它包括逆变器在内的光伏部件应至少达到40%本土生产。

四、绿色能源规划能力弱

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是中资企业绿色能源投资的主要目的地,近年来,其中不少国家设定了减排目标,电力系统的清洁转型成为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但是,这些国家能源电力基础设施普遍较差,电网建设滞后,在制定绿色能源发展规划时,对自身基础设施能否适应大比例绿色能源上网没有充分考量。

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的发展建议

虽然新冠疫情以及俄乌冲突在中短期内增加了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不确定性,但长期看来,碳中和发展趋势不会变,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发展趋势也不会变。我们需要尽快找到能源绿色转型中问题及困难的解决方法,抓住发展机遇。

一、优化海外投资决策机制

近期各国绿色能源项目快速上马,投资决策通道的快速反应需匹配市场需求,建议采用实施集中决策和授权决策相结合的投资决策体系,将特定金额以下的海外投资项目列为授权决策范畴,即集团公司根据子公司的业务类别、发展阶段、管理水平、治理能力等实际情况,一企一策,有侧重、分先后地向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开展投资授权。集团公司制定发布境外投资事项授权清单,明确子公司投资授权事项及决策权限,并适时动态调整。

二、创新绿色能源项目融资方式

顺应绿色能源行业投融资发展趋势,依托项目本身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资源优越性及建成项目的可变现能力,以项目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资金来源以及安全保障,开拓项目融资思路。金融机构一方面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海外发展战略,加快拓展海外业务的步伐,尽快完成境外分支机构网络的布局;另一方面,需增强与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共同贷款的银团融资。

此外,在欧美、中东国家开展的项目,通过与境外金融机构组成银团参与融资,更能提高对当地市场和项目的评估能力。

三、国企与民企联合出海,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相较于民企,国企一般规模大、实力强、资源足、能源项目运营经验丰富。而民企更加灵活自主,经营行为更具有市场化特点,但存在抵御海外风险能力较差的弱点。在电池技术、风力发电等技术新兴行业中,部分技术及资金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已稳居行业头部并在海外某国市场逐渐发展成为翘楚,因此对于一些海外大型项目,可先由民营企业在当地获取信息,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然后国有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完成项目。

四、提高东道国项目规划能力

目前,中国企业资源集中在绿色能源项目建设领域,而对于其能源规划,特别是绿色能源行业政策等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不多。建议在绿色能源项目的前期勘探设计、政策规划、电网规划、能力培训等领域加大投入,以撬动商业贷款在项目前期及早期投入,帮助项目东道国提高绿色能源消纳能力,扫除海外绿色能源投资障碍。

(作者单位: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