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4-01-30 09:10:58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李 宁
回望2023年,完成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这是中国在世贸组织牵头引领的首个重大议题;与尼加拉瓜等4个国家新签或升级自贸协定,在自贸协定谈判和签署方面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发布关于加强数字和绿色领域国际经贸合作的首个中国方案,得到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中国在国际经贸合作和制度型开放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1月1日,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中国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的新注脚,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国际经贸合作阔步前行迈出的新步伐。

回望2023年,完成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这是中国在世贸组织牵头引领的首个重大议题;与尼加拉瓜等4个国家新签或升级自贸协定,在自贸协定谈判和签署方面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发布关于加强数字和绿色领域国际经贸合作的首个中国方案,得到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中国在国际经贸合作和制度型开放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展望2024年,日前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强化多双边经贸合作。推动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务实成果,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一直不遗余力:积极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各项工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20个世贸组织成员宣布《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最终文本已经完成法律校审,呼吁全体成员尽快履行必要程序,将该协定纳入世贸组织法律框架。中国倡导的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获得广泛支持。

据悉,世贸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将于今年2月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对于此次会议可能取得的成果,各方均有所期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谈到,首先是期望《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能够正式纳入世贸组织法律框架,并有更多的成员加入这一协定。其次,希望电子传输暂免关税能够得以延续,希望世贸组织成员在电子传输的定义与范围方面能够达成更多共识,同时电子商务谈判能够产生更多进展。再次,希望关于可持续塑料贸易的对话能够取得更多进展,看到世贸组织成员在环境与气候问题上有更为积极的态度,有更多声音支持重启环境产品协定并进一步扩大到环境服务领域。最后,希望世贸组织成员在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以及决策机制上达成更多共识,推动世贸组织逐渐恢复其法定功能。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受到部分经济体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严重干扰,世贸组织多数成员依然坚信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化在建立稳定可预期的经贸环境、解决发展鸿沟等问题上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成员的协同努力下,世贸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有望在投资、电子商务等领域将共识转化为承诺,为世贸组织改革注入更多动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贸环境下为各国经贸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3。

展望2024年,中国自贸协定谈判议程更加丰富,有望取得新突破。将努力完成与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与洪都拉斯的谈判、与秘鲁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继续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此外,还将与海合会、新西兰、韩国、瑞士进行自贸谈判或者升级谈判,进一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同时,在高标准方面还将增加一些新内容,包括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全面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扩大开放,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标准认证、政府采购等高标准经贸规则纳入到新的自贸谈判中。

据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即将在杭州举行,备受各界关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自启动以来已举行四轮,双方致力于通过升级谈判,打造更加包容、现代、全面和互利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加强双方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供应链产业链方面的合作,全面提升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周密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努力推动建设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意味着自贸协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将保持增长提升势头。在数量上,中国将与更多的贸易伙伴推动商签互惠互利的自贸协定,反映各自发展需求,有效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为扩大贸易规模和种类、支持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在质量上,中国不仅与不同的贸易伙伴探索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抓手优化经贸环境,还将积极推动完善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领域的经贸规则,为全球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