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应在对拉经贸关系中寻求合作共赢之道

发布日期:2023-09-28 08:30:50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梁海明 冯达旋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北京与来自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将两国的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并共同见证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北京与来自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将两国的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并共同见证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目前,已有22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随着中国与拉美国家加强合作,向来把拉丁美洲视作“后花园”的美国,是否会将此视为对美国的挑战?在中国与拉美国家合作过程中,将和美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组公开的数据来做观察。

4857.9亿美元vs 10743.08亿美元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过去21年来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146 亿美元激增至2022年的4857.9亿美元,大幅增长了约33.27倍。

同一时期,美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规模则增加2.83倍,至2022年的10743.08亿美元。

由上述数据看出,虽然美国仍然是拉美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2022 年美国与拉美国家贸易总额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2.21倍,但中国呈现出迎头赶上的趋势。从2012年起至今,中国就已超越欧盟国家,成为拉美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并且,在巴西、墨西哥、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地区大国,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了这些地区大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至于拉美另一大国阿根廷,其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巴西,中国也已超越美国成为其第二大贸易伙伴。

6298亿美元vs 9630亿美元

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拉美国家直接投资存量(指在某一时间所拥有的外国资产的累计价值总和)约达6298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金融业和科学技术行业,这些行业占中国对拉美国家投资总额约84%。而且,中国和拉美国家双方之间投资呈现出产业优势互补趋势。

同一时期,美国对拉美国家直接投资存量约为9630亿美元。在美国对拉美国家直接投资中,金融保险、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和信息产业是主要的投资领域。值得留意的是,美国对拉美国家的投资,以高收益的直接投资和股权投资所占比重最大,且收益率平均超过10%(在美国本土的投资收益率则平均为约7%),但拉美国家对美国的投资,主要是集中在收益率较低(收益率约为2%至4%)的美国国债和机构债。美国与拉美国家双方之间的投资,更多呈现出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依附的态势。

截至2020年底,虽然美国仍是拉美国家的最大投资来源国,中国在拉美国家的投资存量为美国的约65. 4%,但在2007年,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存量仅为美国的4. 4%。而且,2010年后,拉美国家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板块,现已仅次于亚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24.9%。相信未来随着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加强合作,中国对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将继续快速上升。

192个vs 102个

截至2021年,中国累计投资拉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2个。虽然美国在2019年推出 “美洲增长”倡议,希望增加对拉美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但截至2021年,美国公司累计投资拉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仅102 个。

“要想富,先修路”,众多拉美国家要发展经济,对改善基础设施具有强烈意愿,但由于建设资金不足、经验技术匮乏等因素,需要依靠来自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基建全产业链,加上建造技术成熟达世界一流水平,且价廉物美,成本控制能力优于其他国家,因此拥有很大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具有前瞻性,更愿意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长线投资,尤其是愿意投资对基建有迫切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地区。

因此,相信中国未来将进一步成为拉美国家改善基础设施的最重要合作伙伴。而美国,虽一再指责中国投资拉美国家的基建项目会给拉美国家带来严重的“债务陷阱”问题,但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拉美国家的公共外债类别中,60%属于私人债权人,18%属于国际金融机构,16%属于商业银行,6%属于官方双边债务(中国是该类别中最大的双边债务国之一)。可见,拉美国家最大的债权人并非中国,而是私人债权人和国际金融机构,后者所占比例为78%。

上述数据也显示出,来自中国的投资并未给拉美国家带来“债务陷阱”,且中国持续用实际行动改善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有助于促进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

无论是对中国而言,还是对拉美国家而言,乃至对美国而言,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作者分别系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