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元首战略引领 中俄关系开拓前行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习近平主席于今日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此次出访意义非凡,是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九次访俄,也是今年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同时距2013年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恰逢十周年;此外,在乌克兰危机升级一周年后,国际社会期待中方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十年间,两国元首会面达到40次,政治交往始终保持着高水平、高频率,高质量。新时代的中俄关系以元首交往为引领,树立了大国间政治互信、战略协作、务实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十年同行,行而不辍,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今天,习近平主席将又一次踏上俄罗斯土地,开启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向前发展。
友谊之旅——“如此高水平的元首外交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实不多见”
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访首站便是俄罗斯,两国元首一道掀开了中俄关系的新篇章。十年后的今天,俄罗斯再次成为习近平继续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访首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深厚的个人友谊和他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两国元首保持密切往来,会面达到40次。从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东方经济论坛,从索契冬奥会到北京冬奥会,两国办大事、办喜事,两位元首都会亲自出席。
2018年在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将中国首枚“友谊勋章”授予普京总统;2019年在克里姆林宫,普京总统将俄罗斯国家最高勋章“圣安德烈”勋章佩挂在习近平主席胸前。
……
“如此高水平的元首外交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实不多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李勇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当代大国关系中,中俄关系特殊且重要,元首交往一直是中俄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
在两国元首高水平交往引领下,中俄人文交流合作不断迈向更高水平,在文化、教育、体育、科技、传媒等领域不断扩大合作,人民日益相知、相识、相近,友谊已深深植根于两国民众心中。
两国人文交流近年来蓬勃发展,持续不断。自2006年以来,两国已相继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主题年活动,包括“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创新年”“体育交流年”等。2019年,两国间各类留学交流人员突破10万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主席此访将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夯实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继续为中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行提供战略引领。
合作之旅——“两国交往的常态化和机制化,体现出成熟性和战略性”
“中俄关系在两国元首引领下经受考验,平稳向前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形成了涵盖不同层次和各个领域的制度性合作机制,保证了两国交往的常态化和机制化,体现出成熟性和战略性。”李勇慧说。
李勇慧表示,中俄在经济领域实现了战略大项目对接合作,经贸合作提质升级,贸易额提前完成千亿美元目标,向两千亿美元迈进,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方在交通、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反映了两国经济合作水平的提升,在服务贸易、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表明了两国经济合作领域的拓展。
今年前两个月中俄贸易额达3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成功实现“开门红”,再次表明中俄经贸合作基本盘依然稳固。
同时,中俄共同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了金砖国家、中俄印、中俄蒙合作等机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等共同参与的多边机制框架内进行有效协调。
李勇慧表示,中俄在一系列多边机制和框架内的合作,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更多内涵和更为丰富的层次。
对习近平主席的到访,俄各界人士反响强烈,期待此访将推动俄中务实合作再上新台阶。俄罗斯-亚洲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主席维塔利·曼科维奇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将释放重要的积极信号,表明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稳步向前,两国合作不受外部影响,对俄中工商界都是重大利好。”
和平之旅——“习近平主席此次访俄也是为了和平而去”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十年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并于近日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眼下,乌克兰危机仍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习近平主席的访俄之行也受到国际社会极大关注。
中方能否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向俄方施加影响?中国外交部给出了明确的立场,即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习近平主席此次访俄也是为了和平而去。”
同时,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上,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同样是中俄双方多年来共同致力的方向。
李勇慧表示,“对中俄来说,真正的多边主义就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包容可持续发展、完善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双边关系中唯一的表述,体现出中俄关系的特殊性和高水平。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继续开拓前行,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前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