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贸易逆差创纪录 德国要急着脱钩了?

发布日期:2023-02-17 16:21:59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作者:蓝蒿编译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互利共赢”可以说是所有双边关系共同的底色,但人们已不满足于只用这个词来形容中、德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往来。相互依赖成为两国关系的另一个关键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互利共赢”可以说是所有双边关系共同的底色,但人们已不满足于只用这个词来形容中、德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往来。相互依赖成为两国关系的另一个关键词。

德国经济研究所(IW)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提示了一种可能性:所谓的“相互”依赖并不对等,德国的经济要更为依赖中国。

根据报告,德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地步。2022年,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840亿欧元,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2021年,德国对华贸易逆差为394亿欧元。如此大的贸易赤字,创下了两国经济交往史上的最高纪录。对2010年后几乎稳坐全球贸易顺差头把交椅的德国而言,这项数据非同寻常。此前,德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也是常态,即使出现逆差也大多低于两位数。

德国经济研究所分析,进出额的此消彼长本来不是什么问题,但较大规模或较快增长的贸易差额则意味着一种风险——2022年,“出口强国”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070亿欧元,进口额则多达1910亿欧元,进口比出口多出了80%,完全属于“严重失衡”。

造成贸易逆差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德国对中国的进口大幅增加。2022年,来自中国的进口从33.5%的高起点增长了三分之一以上。尽管德国从各个国家的进口总额也增长了24%,但这主要是受能源成本上升的影响;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这一点的影响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德国对中国出口额的增长非常疲软:它在2022年仅增长了3.1%,远低于德国对各个国家出口总额14.1%的增长率。因此,中国在德国最重要的出口伙伴中从第二位下滑到第四位,对其出口额下降到6.8%,甚至低于2018年的水平。

如此看来,德国似乎比以往更需要来自中国的产品,而中国对德国则不然。

问题在于,这究竟只是一时的现象,还是说会发展成一种常态呢?

报告称,德国之所以从中国进口了更多的商品,可能与此前执行的“清零”政策有关——由于那段时间中国的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因此中国企业将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全球市场;随着国内市场的复苏,出口到德国的商品就会再次变少。

但德国经济研究所也认为,中国商品有一个持续性的优势:成本低廉。反观德国,因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就更愿意购买中国的便宜商品。

那么,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又为何会减少呢?除了新冠、能源危机等偶然因素外,还有很多长期性的因素。例如,德国在中国的子公司希望将更多的业务活动直接转移到中国,这些德企实际上不再是通过出口来服务中国市场,这也会影响出口额的统计。

报告在这里提到了不可忽略的一点:中国政府在努力减少对德国商品的依赖。比如扩大内需、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等措施,均是为了在保持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创设一个不依赖外国市场的经济发展格局。

总结来说,正有一些长期性的因素,促使两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转向为德国对中国的单向依赖。这恐怕会让那些想要两国“脱钩”的人急眼:再不行动,以后就更来不及了!

然而,这份报告也表明,即使短期内切断和中国的联系,对德国而言已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都不止。这种形势下,仍有人执意脱钩,往往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威胁论”使然,好像对中国的依赖是什么可怕的事。例如,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这份报告的起草人马修斯就提出了一个并不新鲜的观点:“如果台海发生冲突,德国的经济就可能受到(中国的)要挟。”不过,马修斯虽然懂经济,但他显然不怎么懂国际政治——台海问题不同于俄乌冲突,既然“一个中国原则”早就是两国政府的共识,又何来要挟之说?

另一方面,鼓吹脱钩的,通常不是中德两国贸易的获益者。喊“脱钩”喊得最凶的往往不是企业家,而是某些政客——对他们而言,倒闭几家德国公司又何妨,有风头可出,有选票可拿,可能才是最要紧的。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