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马克平:“一带一路”建设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这些数据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与生态建设?如何实现可持续、确保绿色“一带一路”顺利推行?这些话题受到各国政府层面、学界、业界的积极关注。
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的方式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提出同各国一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现实问题,以及国家高层领导对生态方面的关注,中国一带一路网与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深刻研究的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马克平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
马克平在采访中表示,涉及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除了经济效益的考量,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还要思考经济与环境的平衡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化,如何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命题。
以下为马克平口述,由中国一带一路网编辑整理:
为什么研究绿色“一带一路”?
从二十世纪80年代,我读硕士、博士开始,然后到工作,一直都在和植物、生物多样性打交道,在90年代初开始专门做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那为什么我要研究绿色“一带一路”?
是中国地理状况得天独厚的优势提供了客观条件。
以前,我的研究主要在中国境内。中国很大,而且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气候带谱齐全的国家。比如说,我们有海拔非常低的平原,也有所谓世界第三级这样最高的地貌。
从地貌、地形等方面来说,尽管中国在这些方面很丰富,但也是不够的。不光是科学探索上,从保护的角度,仅仅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开始拓展到中国以外的地区。
首先,我们想对亚洲的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亚洲48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有什么植物?这些植物在空间上是怎么分布的?受到了哪些威胁?这些受威胁的植物都分布在什么地方?是在保护区里边,还是在保护区外边,是不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关注到“一带一路”项目在海外的实施。项目建设对当地的环境影响如何?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是否产生影响?
作为中国的科学家,我们需要很认真地去开展研究,做出一些负责任的响应。同时对做的不好的方面,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大数据为绿色“一带一路”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数据对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微小的数据能反映实际建设中的许多问题。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地理环境做了详细调研,但是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
问题出在项目详细数据的获取上。
我们希望了解“一带一路”的项目,如对外投资的海外项目都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些项目是什么性质的?是火电厂还是化工厂,是高速公路还是铁路?
不同的项目性质不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影响的强度、影响的范围都会不同。我们希望把项目建设的具体信息,跟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信息进行整合、叠加,从而获得更多关于项目建设的综合数据。
叠加以后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不同项目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可能会威胁哪些很重要的物种的生存。基于这样的信息提出建议,对于更好实施绿色“一带一路”倡议,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是现在,这方面信息可获取程度还有待提高。
面对详细数据获取上的困难,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牵头成立了国际生物多样性与健康大数据联盟。联盟的成员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盟形成的目的就是建立涵盖多种数据和知识库的世界级生物多样性及健康大数据中心。
这个联盟推动了若干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大数据健康联盟,也包括我们负责的一个项目,叫“一带一路”国家植物数字化计划。我们希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一些贡献。
在“一带一路”国家植物数字化计划中,第一步,是要把“一带一路”国家都有哪些植物搞清楚,把名录列出来,但这个肯定不是简单看书就能够列出来,要经过很认真的研究审定,才能够确定比较准确的植物名录。
有了名录,第二步要对植物建立数据库,对其中很重要的物种进行特别的分析,比如受威胁的物种,资源价值、经济价值比较大的物种有哪些?分布在什么地方?对于保护价值大的物种,我们会关心它是在保护地的里边,还是在保护地的外边,是不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一些经济方面的活动,包括一些工程项目是不是会对这些价值很大的或者受威胁很严重的物种造成影响、威胁等,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会很关注。当然这里边也包括环境的信息,包括人类活动影响的信息,都会把它整合进来。
接下来,就是综合进行分析,提出保护的策略和方案。
这是我们整体规划的第一步。之后,我们会扩大范围,争取把脊椎动物包括进来,把植被包括进来,这样就对生物多样性总体有了比较好的了解。
这些数据不仅仅用于我们自己做分析,还要提供给社会、提供给相关感兴趣的人去使用。相信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会提供很重要的信息支持。
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破局?
数据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使得研究能够顺利展开。但是,我们仍要面对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上的争议。
争议问题一方面是存在的,但也有被夸大的成分。
国外的一些报道,包括国外一些比较严肃的学术刊物上,都发表了部分相关文章或报道,对一些重要物种生存受到威胁,重要生态系统破坏的现象进行批评,我觉得这方面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个争议点,聚焦在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上。
举个例子,我之前担任过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专家顾问,这一项目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目标15(SDG15)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前还没有做出一个全面的进展评估,因为它到2030年才结束,但是目前总体上进展并不能让人满意,大多数目标都没有实现。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怎么平衡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方式去应对。
这样的理念其实在“一带一路”国家尤其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所以现在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发展中国家出力,发达国家出钱。
比如说像“一带一路”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对绿色“一带一路”的认识,要真正把这一很好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特别是对海外投资的这些项目。这可能需要方方面面共同的努力,不仅中央政府,相关的部委、公司、项目实施的国家,各方面共同努力,这个事情才能做好。
第二个方面,就是做项目肯定会对自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比如说修一条铁路,修一条高速公路,铺一个管道,要说对生物多样性、对自然没影响,那是不客观的,肯定会有影响。
有影响我们就要做好评估,做好应对的方案,包括一些补救的措施。在国内有一些做法还是可以整合到绿色“一带一路”这样的行动计划里来的,包括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绿色城市。很多绿色环保相关的做法、技术,都可以整合进来,包括生态、基本农田、城市发展三条红线;其实我们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有很多具体的做法。
对于企业来说,要考虑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平衡的问题。如果说企业能够从长远发展,能够从国家的大局发展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很多事情就更容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