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在坦桑尼亚经营农场风险应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投资参考,本网获授权转载)
作者:
导读
面对风险,提前考量,底线思维,主动作为,制订预案,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坦桑尼亚农场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险应对与处置案例
●风险应对启示
海外企业的经营发展,就是在不断研判、应对风险的过程中走过来的。风险无处不在。积极应对可以化险为夷;消极处理则会产生“蝴蝶效应”。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提前考量,底线思维,主动作为,制订预案,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坦桑尼亚农场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战略风险:对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研判不透,对发展方向把握不准。一旦跑偏,投资愈大损失愈大。
——政策风险:坦桑尼亚政策变幻莫测,有时甚至朝令夕改,官员或者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中方管理团队对这种变化了解十分有限,且判断有差异。
——税务风险:坦桑尼亚财政收支缺口巨大,税务稽查越来越严格。而经营过程中的不规范(有时属被动行为,如五金商铺无法开具机打税务发票)被税务机关重罚。
——劳资矛盾风险:坦桑尼亚工会势力强大,法律偏向保护工人权益,而中坦法律法规习俗方面的差异导致劳资矛盾普遍持续高发。
——人力资源保障风险:管理层(中方管理团队、当地管理团队)的组建与融合,对项目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健康与安全风险:项目远离城镇,疾病控制难度大。安全隐患颇多,包括火灾、交通、抢劫等。
——气候变化风险: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频发。
——设备风险:设备选型失误;关键设备老化严重,配件奇缺,等等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此外,还存在市场竞争风险、关联交易风险等。
风险应对与处置案例
主动应对霍乱疫情。公司所在地KILOSA地区是坦桑尼亚发生霍乱的老疫区和高发区。2009年底,霍乱再次爆发,公司毗邻的MVUMI村霍乱死亡病例达10例,BATINI村霍乱死亡病例1例,KILOSA地区其它乡村也有霍乱死亡病例报告。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公司要求全体员工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中方管理团队要各负其责,要紧紧依靠当地管理团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大力整治卫生死角,对职工驻地、工厂周围环境进行整治,对水源进行消毒,加快对职工驻地厕所改造的步伐;改掉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遵循“逢疑必检、逢泻必治、逢疑必报”的原则,实施“日报告制度”;密切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防控机构、医院、乡村机构的协调配合,按照其要求,制定和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在抗击霍乱的工作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无死亡病例发生,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称赞;公司的生产经营也未受到明显冲击。
坦桑尼亚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医疗救助保障,而依法经营是对企业的最基本要求,违法经营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无法抗拒难以估量;同时,为员工及家属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服务,是稳定员工队伍、建设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抓手;另外,医务工作者在坦桑尼亚乡村享有较高声望,通过他们作为载体,缓和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事半功倍。公司常年雇佣当地员工约800人,包括职工家属约6000人。公司周边与6个行政村接壤,周边村民约4万人。虽然毗邻各村都设有村办诊所,但因财力有限,缺医少药。公司距离KILOSA县医院26公里,但路况差,往返约两小时车程,雨季遇到山洪暴发往往导致交通中断。公司距MOROGORO省立医院100公里,难以为病人提供及时医疗救助服务。基于以上考量,公司兴办了职工医院。由于医院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可靠,医院运行经费较为充裕,2012年1月1日起,医院被坦桑尼亚国家社保基金(NSSF)确定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土地回收案例。坦桑尼亚所有土地均属国家所有。每年需向政府交纳土地使用费。坦桑尼亚70%土地属村级主导、28%属国家自然保护区、仅2%属私有化农场和被中央政府土地部门掌控。只有大约10%的国土面积进行了勘察、制图和颁证。农村村级土地流转过程分六步,从申请用地到颁证耗时6-12个月或更长,取决于与村级组织的谈判、补偿、土地勘测等。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就业机会稀缺、农村普遍贫困、农民对获得土地的诉求愈发强烈,坦桑尼亚政府加大了对大型农场未开发土地收回的力度。公司周边14个农场土地部分或全部被政府收回分配给当地村民之后,激发了公司周边村民对公司土地的极大兴趣。与公司毗邻的宫果尼村要求收回公司土地分配给该村村民。公司组织专班逐村走访,向对方展示公司面临的艰难营商环境问题、公司与当地社区合作的成效、公司未来发展愿景,听取村委会的意见建议。通过加强了解、消除误解、增进理解、达成谅解。
劳资矛盾处理。坦桑尼亚工会势力强大,法律倾向对工人的权益保护,大大降低了劳动效益,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其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工会与雇主常常就工资、加班费、福利产生分歧而号召工人罢工或消极怠工。码头工人罢工、坦赞铁路工人罢工、医务人员罢工、甚至教师罢工、公务员罢工时有发生。
为此,公司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专门为工会提供开会办公场所,在涉及职工利益方面的制度与举措首先与工会商量,不定期召开管理层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共商公司发展与职工权益改善事宜。量力而行改善职工福利,设立职工俱乐部,使工会组织在工人群体中的威望不断提升。公司设立意见箱,主动听取职工意见。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优秀员工评选,召开职工大会庆祝节日对优秀员工颁奖表彰。每年元旦,都举办“迎新年”活动,在企业经营情况较好的年份,还安排职工及家属“大会餐”,感谢员工及家属对公司发展的奉献,感谢周边社区对公司运营的支持;德高望重的公司员工退休,公司举办晚会欢送。通过这些活动,鼓舞士气,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此外,公司按照坦桑尼亚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应对人力资源保障风险。公司推行本土化经营策略,招聘并用心培养当地管理与技术骨干。1990年出生的工厂经理MajutoD.Chi********先生,中专毕业后于2013年入职坦桑公司,公司支持他继续业余函授学习,经过专科、本科两个阶段,他现在已经是在职研究生在读了。农业主管StancelousMichaelAkilimali先生,2012年入职公司;在中国农业大学支持下,他于2016年3月来中国农大接受短期培训。机务领头人PetroMajaliwa先生,2000年入职公司;曾于2010年10月(国家资助)、2012年10月(公司安排来中国接受刮麻机安装培训)、2016年12月(国家资助)3次到中国进行短暂培训学习,提高其技能。
在公司的主动沟通下,坦桑尼亚剑麻行业主管部门——剑麻协会先后有2名高管到中国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4名高管接受短训。
应对气候变化。剑麻是须根系作物,无主根。平地种植在雨季因土壤水分过多,影响剑麻根系进行呼吸作用而生长受到抑制,特别易感染斑马纹病等病害。
近几年来,因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加之田间排水不畅,导致剑麻移栽苗受水渍浸泡成活率大幅度降低。2014年因此损失达250万元人民币。为此,公司于2014年从国内采购了1台起垅机,意在起垅后种植剑麻,经使用效果不佳。人工起垅耗工耗时成本高(起垅成本约1500元人民币/公顷)。坦桑尼亚其它剑麻农场未曾使用过类似设备,市场上也未发现类似设备出售。
面对难题,公司组织自主研发。经反复调试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单台每天可起垅5公顷,起垅成本约300元人民币/公顷。2016年种植200公顷全部采用此起垄机。剑麻专用起垅器经使用,起垅效果好。与平栽剑麻相比,垅栽剑麻成活率提高5-40%(不同地势差异较大),叶面积增加20-90%,植株健壮色泽亮丽,植株长势显著好于平栽剑麻。
风险应对启示
应对各种风险,形成以下经验:
1、尊重所在国法律法规,依法合规经营极为重要。这方面要多了解相关信息,订报阅报搜集信息是一个比较可行的获取资讯的途径。
2、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中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一起承担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佩雅佩雅村“中坦村级减贫学习中心”项目,参与了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科技部项目姆特戈瓦辛巴村级减贫学习中心项目,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起承担大使基金多多马减贫项目,这些公益活动关键时候会发挥难以预料的作用,印证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同时,在政策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广交各层级朋友,做好信息收集工作,防范于未然。
3、技术层面,要以问题为导向,群策群力,攻坚克难。
4、打造和谐团队,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十分关键。
编辑|张梅
设计|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