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带一路”对外工程合作,两个问题待解决

发布日期:2020-06-05 11:42:50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作者:王敏 荆文娜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在过去30年快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商事交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类经济纠纷,法律争议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复杂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下降4.9%,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逆势上扬,占比大幅度提升;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6.1%,但在主要经济体和区域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9%。不过,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深入推进,对外工程承包方面的一些细节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了解到,为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工程推进更加顺畅,他今年带来了两项与“一带一路”有关的提案。

提高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参与度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在过去30年快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商事交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类经济纠纷,法律争议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复杂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张水波表示,按照国际惯例,这些争议往往在国际仲裁机构解决。但一方面,由于历史、语言和水平等方面原因,我国法律人员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作为律师或法律顾问参与国际仲裁比例很少,作为仲裁员参与各类国际仲裁机构来裁决争议的数量更是凤毛麟角。

针对上述现实状况,张水波建议,一是应由我国司法部,联合我国律师协会、贸促会等有关机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我国的高水平律师以仲裁员的身份参与进入国际仲裁机构或相关机构。

二是发挥中国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谈判优势,为中国仲裁机构提供更多机会。

三是建议上述部门根据我国“走出去”所急需的专业法律服务,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法律服务,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律师和涉外企业的法律顾问,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快高水平法律工作者的培养。

加快工程咨询业“走出去”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建营一体化业务模式的发展,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总体增长疲软、一些项目工期拖延、甚至严重亏损的情况,建成后的设施运营绩效没有完全达到预期。

此外,张水波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界重视对外工程承包,工程咨询“走出去”意识淡薄。西方国家长期对国际咨询行业的垄断,也加大了我国企业进入这一高端行业的畏难情绪。“不仅如此,我国的工程技术标准和设备制造标准与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标准接轨不充分,总体上国际影响力薄弱。”张水波接着说,“虽然我国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基数大,但具备这一业务素养的高端人才数量太少。”

针对上述问题,张水波建议,应由我国主管部门商务部联合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资委等部门系统研究,协同行动,从国家层面,对制约条件展开深入研究,指导企业制定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设计院、工程公司等从事工程咨询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将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工作作为评价企业绩效的一个指标;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工程咨询公司在中国境内与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习其先进经验和做法;举办高端国际工程咨询培训班,有针对性地选拔基础好有家国情怀的中青年骨干重点培养。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