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学者辣评:从中资企业关门透视缅甸当下的投资顽疾
近日,缅甸学者昂昂IR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外资企业关门透视国人的劣性》文章,从一家中资企业的关门引出对当前缅甸劳工、投资环境等方面看到的问题。以下为文章原文翻译:
今天,我看到一家在缅甸的中国成衣加工厂关闭的消息。老板留下了一封信。“工厂虽然还在正常运营,但是债务累累,为了工人们的工资,只能勉强继续运作。最后实在无法承受,只能悄然离去。目前缅甸的环境我无法寻求法律解决,只能留下机器等财产,让大家出售后平分。”
相信类似的事件还会频频发生。基础设施差、电力不足、外资与政府部门沟通困难,工人罢工成为常态,业主反过来害怕工人,甚至受到威胁。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滥用民主,把所谓的“政治”看得比改革开放更为重要的民粹主义,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怪事。
我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在日本生活一段时期,我研究的课题是社会政治经济学以及投资贸易等,我接触不少来过缅甸的日本、韩国、中国学者,他们一致认为:缅甸劳工效率低下,一个工作常常呆不久,缺乏敬业精神,又想不断提高工资,也不能接受批评,并容易受到政治鼓动,特别是西方NGO工会的煽动。
缅甸的三、四个工人的劳动力,只相当于越南和中国一个工人的劳动力。甚至孟加拉国工人的生产率比缅甸工人还高出很多。因此,现在很多亚洲服装加工厂都迁移到了孟加拉。虽然大多投资者都会优先考虑到缅甸投资建厂,但是经过各方面考量或听到以上教训,都纷纷转向孟加拉了。
如今亚洲工厂正在向非洲转移。我的一位外国好友给我一封信说到:“缅甸有很好的地理位置,有许多美丽的景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力,只要政策对路,加上人们的努力,是很快就会富裕起来的。”但事与意违,他感到非常遗憾!这位外国朋友充满深情和无奈。
结果是我们的缅甸沦为所谓“自由”“民主”旗帜下的实验地,拿着外来基金的社会组织、网络媒体和个人,犹如如雨后春笋之势,煽动罢工闹事。受害的是广大要求改革开放老百姓,我为善良无知的人们感到悲怜和无奈……
还有不少人存在幻想,认为日本、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将源源不断投资缅甸。实际上他们自顾不暇,能维持好自己已经不错。缅甸工人对工作的态度,日本资方更不敢恭维,何来源源不断西方的投资?
我和一个日本朋友聊天时他提到;“缅甸的员工要辞职,今天交了辞职信,第二天就不来了。在我们那里从来不会这样的事。即使不得已要辞职,也会为老板考虑,提前好几天(编按:至少一个月)申请离职。大概缅甸人民的脾大吧?”看他的样子,似乎很沮丧,但深深感到他是为了我们缅甸好,才会诚恳地对我诉说。放心吧,他们绝不会再到缅甸投资扩充业务。
在日本,如果一个人找到工作,他会对此非常感激。感激业主雇用了他,选择了他,也认可了他。他会尽心尽力的工作。如果一个公司成功,员工会很高兴。也会因此感到骄傲。老板往往都有债务问题,他们必须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在很多人面前他就是光鲜的大老板,开豪车,住豪宅,穿名牌衣服。这并不代表他就没有烦恼。并非每个成功人士都很快乐,同样也并非每一个老板都会一帆风顺。但员工只需按月领到工资基本没有太多的烦恼。
在日本大多数员工都会自觉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工人的努力公司才会越来越成功,生意越来越好,才能进一步拓展业务。老板深知,我的公司、企业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都是因为有这样的优秀员工的辛勤劳动。因此,老板会给员工更多的福利。劳资关系基本上非常和谐。有了良好的劳资关系,企业都会有好的发展,对个人、对企业、社会和国家都是一个不错的贡献。企业运行良好,国家税收也增加,国家对人民福利的投资也更多。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是一个成熟文明社会的心态。
在缅甸刚好相反,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双方彼此失去信任,老板责怪工人偷懒;工人认为老板奸诈,最后老板关停工厂, 造成众多劳工失业,双方都受损。
为了吸引外资,按国际惯例都会给投资者特殊优惠待遇。应该感谢他们选择了我们的国家。应该给投资者营造更多的便利和良好的环境。这样,外资才不会和我们擦肩而过,转向条件更好的邻国。
有人一提到中国就认为一无是处,说他们是剥削者,必须给他们更多的压力,必须从他们那里索取更多的利益。对缅甸充满善意来投资的只有中国人,现在被折腾的可能所剩无几了!
西方来的都是小小办公室研究所,对缅甸调查研究一番后拍拍屁股走人。没有他们理想中的政治环境是不会来缅甸投资的。他们等待缅甸的政治变数,杜昂山素季对他们来说已经过时,他们正在选择第二个杜昂山素季。他们对缅甸的投资项目是“人权”、“和平”“政治”,所谓经济只是一个幌子,如果不信等着瞧把!
最后缅甸只能和中国印度合作。
如果我们缅甸人不改变思想、不改变策略;那么对缅甸友善的国际公司将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那些虎视眈眈的投机分子。怎样的一个民族、怎样的一个社会将得到与其相匹配的机会。
来源:缅甸热门新闻Hot News Myanmar
作者:昂昂IR
译者:邵玉娟 缅华网雅泉整理
缅文原文链接: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3373355668900&id=143671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