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共研经贸合作新解法

发布日期:2025-04-15 08:54:13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汤 莉
4月10日,由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主办、中非桥协办的国际经济与合作研讨会聚焦新国际环境下的中埃经贸合作,来自中国和埃及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线上形式展开交流与探讨。

面对新形势,共谋合作新路径。4月10日,由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主办、中非桥协办的国际经济与合作研讨会聚焦新国际环境下的中埃经贸合作,来自中国和埃及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线上形式展开交流与探讨。

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中非桥创始人赵浩兴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中埃经贸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新能源、电子商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大,双方可进一步创新模式深化合作。

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助理马吉德·雷法特·阿布马格德盛赞中国的发展巨变及其在环保、教育、新能源和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他指出,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自身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合作共赢的机会。埃及作为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期待与中国在产业升级、技术转移等方面加强协作。

埃及和中国同为文明古国,有许多相似之处。阿拉伯哲学与文化教授,埃及本哈大学、复兴大学非母语阿拉伯语教学中心主任萨维·艾哈迈德教授提到,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与穆斯林商旅的东方之旅,为埃中当代合作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埃及与中国的合作已从项目对接向全方位战略协作升级,双方通过文明互鉴深化发展理念融合,为南南国家探索平等互利、包容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注入实践动能。埃及已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萨维建议,埃中可通过设立中非自贸区先行示范区、共建红海经济走廊数字自贸港、打造“沙漠硅谷”人工智能创新园等方式加强合作。

埃及商人阿什拉夫·曼索因贸易往来时常赴华洽谈合作,他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市场庞大,机遇众多。他表示,公司已与中国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乐意为促进两国经贸往来提供支持。

面对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挑战,浙江工商大学MBA和国际商务留学生硕、博士生导师谢宏教授从企业国际战略角度分析指出,企业要摆正心态,从容应对,可从产业合作、资源配置和金融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研究应对之策。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学术副院长张巧文博士表示,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前瞻性研究与预判性分析,为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风险应对提供具有时效性与可操作性的智力支持。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埃两国无论是在文化、社会治理,还是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具备多元合作的基础和空间。埃及依托苏伊士运河的全球航运枢纽地位,深度衔接中东、非洲和地中海市场,可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提供重要支点。在国际局势正处于结构重组的当下,中埃应加强政策沟通、企业对接与学术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中埃乃至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