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广东行”圆满落幕
灼灼木棉花正艳,汤汤珠江流水长。4月1日至3日,外资企业“广东行”在广州、深圳两地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贸促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贸促会2025年度外资企业“地方行”系列活动的第一站,也是中国贸促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月28日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外资企业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地的务实举措。
红棉映日千帆竞: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新发展阶段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始终以开放的胸襟融入全球产业体系,以改革的精神推动产业承接、升级与转移,在现代化浪潮中书写了从“世界工厂”向“制造强国”跃迁的壮丽篇章。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过去二十年,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中国制造业并未简单重复“产业外迁”的老路,以广东省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率先开启经济发展高质量转型升级。广东省经济总量、外贸总额分别连续36年、39年居全国首位,改革开放以来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将近6000亿美元,超过35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粤投资发展。
中国贸促会一直与广东省保持良好合作,通过多元化机制共促开放型经济发展。近年来,双方共同开展贸易投资促进工作,合力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等经贸活动,在广州、深圳、惠州等地设立FTA服务中心平台,多措并举支持广东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加强多双边国际交流,在广东省设立中国与拉美、葡语国家、荷兰3个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地方联络办公室,设立2个中美企业合作对接项目(CMP)办公室,推动广东省与相关国家深入合作。优化商事法律服务,面向广东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排查活动。在广东省设立中国贸仲委华南分会、中国海仲大湾区仲裁中心、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大湾区中心,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
4月2日,在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期间,中国贸促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并组织召开政企交流会暨投资恳谈会。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契机,携手推动广东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辉煌篇章,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筑中国合作开放新高地。
湾区潮头万商通: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贸促会始终把服务中外企业作为立身之本,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搭建更优平台、提供更好服务,助力外资企业“在中国、为世界”。自2022年5月组建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以来,推动解决大批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合理诉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次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精心配套了政企交流会暨投资恳谈会,在全球经济复苏仍显乏力的背景下,搭建起高层次的政企对话平台,为激发全球投资合作潜能提供广阔空间。活动现场,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57家商协会及外资企业100余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
在政企互动对话环节,霍尼韦尔(中国)、洲际酒店集团、东亚银行(中国)等知名企业,先后分享了在粤发展的体验和对未来的规划。广东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20多个厅局负责人则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企业在政策细则、项目落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诉求,表示将继续优化外资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与运营环境。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会上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他说:“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让供应链化作“共赢链”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枢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
中国贸促会主办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自创办以来,已成为国际国内大中小企业的合作桥梁,促成了无数次“双向奔赴”的合作佳话。据了解,去年举办的第二届链博会共举办69场主题、专题活动和370多场对接洽谈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
链博会这一平台不仅是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桥梁,更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跳板。第三届链博会广东推介会在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期间举行,包括小鹏汽车、广药集团、华大基因等企业在会上签署了第三届链博会参展协议。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链博会将在北京举办,聚焦先进制造链、数字科技链等六大领域,并首次增设“创新链专区”,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正如链博会的旗舰报告《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所指,中国正以超大规模市场、高水平开放政策和创新集聚能力,为全球产业链提供“稳定锚”与“增长极”。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进化历程也是全球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当供应链真正成为“共赢链”,便不再是“零和博弈”的竞技场,而是各国企业“手拉手”共创未来的纽带,更是全球工商界对“开放合作”理念投下的坚实“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