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非洲好物谁不爱

发布日期:2024-11-29 12:48:04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李 宁
11月,第七届进博会专门邀请了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

自12月1日起,非洲商品又迎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机会,中国对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11月,第七届进博会专门邀请了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扩容的非洲产品专区汇集了来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20余家农产品出口企业,集中展示了羊肉、芝麻、花生、菠萝、腰果和乳木果油等非洲特色农产品;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同非洲多个国家签署有关农产品输华的合作文件,如中国和莫桑比克签署木豆、夏威夷果和腰果输华合作文件,与纳米比亚签署绵羊和山羊肉输华合作文件,同卢旺达签署蜂蜜输华合作文件……这一系列举措将助力非洲对华出口农产品提速,越来越多非洲优质特色农产品将走进中国市场。

利在当地 惠及中非

中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自非进口农产品成为增长亮点。数据显示,中国自非进口农产品金额已经实现连续7年正增长。2023年,中国自非进口坚果、蔬菜、花卉、水果同比分别增长130%、32%、14%和7%。今年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253.5亿元,增长7.2%,高于中国农产品进口整体增速,芝麻、烤烟、夏威夷果等非洲特色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增长38.8%、32.7%、106.2%,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量比重均超四成。

肯尼亚牛油果对华出口快速增长是近年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往来不断深化、优质特色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2022年8月,首批鲜食牛油果通过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运抵中国,肯尼亚成为首个向中国出口鲜食牛油果的非洲国家。仅3个月时间,肯尼亚输华牛油果出口总额累计达4亿元人民币,超过肯尼亚当年前7个月的牛油果出口总额。2023年,中国从肯尼亚进口牛油果金额更是同比增长624%。据报道,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牛油果出口国。目前,该国30%的牛油果出口到中国,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当地农业部门估算,出口中国业务将使当地种植户年收入增长30%至50%。

非洲自然资源丰富,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物产。不仅是肯尼亚的牛油果,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卢旺达的辣椒酱、南非的红酒、加纳的巧克力、坦桑尼亚的腰果……越来越多的非洲特色农产品走俏中国市场,一方面有助于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非洲农业从业者也从中国市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西亚与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晓慧表示,农业关系非洲的国计民生,为非洲大多数人口提供了生计,经济作物出口是非洲很多国家外汇收入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市场。扩大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是当前非洲对华合作的重要关切之一,2021年和今年9月份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先后宣布多项进口促进举措,包括不断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的产品范围,为非洲农产品输华设立“绿色通道”,加强检验检疫和标准合作,搭建展会、电子商务等销售对接平台,促进中国企业对非农业投资等。在各项利好政策的促动下,非洲对华出口农产品加速,越来越多类别的非洲特色农食产品出现在中国百姓的餐桌上。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以油料作物、水果和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如皮棉、橡胶等为主,尤其一些产品已经进行了初步加工。

袁晓慧进一步表示,中国积极推进自非洲进口农产品,是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发展大机遇的典型行动,能够为非洲创造急需的就业机会,提高从业者收入,农业加工业发展也有助于加速非洲向工业化转型。

多措并举 挖掘潜力

一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扩大从非洲的进口。为了进一步挖掘自非进口增长潜力,中方在机制平台搭建、扩大进口准入、培育非洲出口能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推动非洲农产品输华,袁晓慧建议,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继续加快推进非洲农产品输华准入进程。建议中非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尽快推进非洲重点国家重点农产品的准入流程,优先考虑非洲出口潜力大、中国市场需求高的农产品。非洲国家应进一步认识到拓展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巨大前景,主动了解中国的市场准入标准,对接中国的市场需求,帮助本国生产商和销售商开拓中国市场,打造非洲农产品品牌。二是加快打造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体系。中国应引导企业加大对非农业投资力度,深化与当地生产商、贸易商以及农民协会、农产品协会、企业协会等对接合作,打造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包装、质量控制、物流运输、市场开拓等全链条的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体系。三是为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提供促贸援助。应充分认识农业商业合作的特殊性,提供促贸援助,突破重点出口瓶颈,打通出口渠道,从政策、资金、信息和平台等多个方面予以特别扶持,帮助中国企业与非洲小农户和农业企业进行对接,培育相互信任、协同发展的合作关系。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