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V集团亚太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常利博士:德中可在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发布日期:2024-11-23 08:55:13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冀果
11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X-Days2024)在北京举行。记者就德中合作问题对参会嘉宾FEV集团亚太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常利博士(Dr. Cagri Cevik)进行了专访。

11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X-Days2024)在北京举行。作为德国工商界发起的高规格和大规模对华经贸合作系列活动,大会旨在促进新形势下德中两国工商界加强对话交流,实现互利合作。

作为参会嘉宾,德国FEV集团是在移动出行、能源和软件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大型公司。它在全球六大洲设有超过45家子公司,深耕中国二十多年,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深圳等九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FEV集团亚太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常利博士(Dr. Cagri Cevik)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如果我们(当然也包括其他德国车企)不立足中国市场并服务中国客户,就很难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这是中国最积极的因素。”

他还提到,中国的竞争水平更高,因此德企“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参与中国市场,更多地进行本地化(生产或服务),倾听客户意愿,利用(中国)能源价格优势以及政府优惠政策提高竞争力”。

常利博士介绍,自2014年以来,FEV集团在河北燕郊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其中,在该地设立的德国FEV发动机研发中心可以对传统汽车领域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部件进行测试研发,以及为客户提供汽车系统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未来,该公司还将在智能出行(如驱动系统和汽车系统等)以及能源方向(如可持续能源载体等)增加投资。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月至10月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2446.6万辆和2462.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9%和2.7%,汽车产销量保持同比稳步增长。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77.9万辆和97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3%和33.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9.6%。这一成绩不仅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韧性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还展示了中国在电动汽车以及新能源方面的广阔前景。

另一方面,德国作为世界老牌汽车工业强国,拥有宝马、奥迪、梅赛德斯-奔驰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在研发能力和技术方面具有很强优势。

常利博士表示,德国和中国可以在汽车、绿色能源以及人工智能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我认为德中合作的方向可以是将德国技术和研究与中国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德中可以合作测试技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大规模投入使用等。我认为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他补充道,人工智能是当前最重要的技术趋势之一。与德国相比,企业可以在中国更好、更快、更轻松地测试人工智能。中国可以使用德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或投入,而反过来德国公司也可以在德国构建这些方面的(新)知识。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