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基础设施投资合作” 网络研讨会成功举行
5月15日,英中贸易协会(CBBC)与英国基础设施论坛(TIF)共同举办“中英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网络研讨会,承包商会房秋晨会长应邀作为发言嘉宾参与研讨。会议由英中贸易协会主席Sherard Cowper-Coles爵士和英国基础设施论坛主席Graham Mather共同主持,英国国际贸易部(DIT)高级官员、英国驻重庆总领馆候任总领事Stephen Ellison、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房秋晨会长、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朴波、北京建工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欧美区域总监邢严、曼彻斯特-中国论坛执行总监Rhys Whalley等多位嘉宾围绕后疫情时代中英基础设施投资合作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来自中英两国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近100人在线参与。
英中贸易协会主席Sherard Cowper-Coles爵士和英国基础设施论坛主席Graham Mather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中英两国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合作成果十分喜人。中国企业在基建方面拥有高超的建筑技术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而且不少中国企业资金雄厚、纷纷在英国投资,两国基建合作潜力巨大,期待中英两国在疫情过后有更多的合作。
英国国际贸易部(DIT)高级官员、候任英国驻重庆总领事Stephen Ellison在发言时指出,在过去10年中,中国在英国累计投资总计约500亿英镑,英国政府也给予中国企业诸多税收优惠政策。当前,英国正处于脱欧过渡期,相关贸易和投资政策正在修订和完善,这将为中英两国未来合作提供新的契机,特别在核电、能源和交通等三大基建核心领域。近年来,DIT与承包商会合作紧密、互动频繁,双方共同举办的中英基础设施培训班反响热烈、成效显著。未来,有关培训将继续朝着绿色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拓展。
房秋晨会长在发言时指出,新冠疫情对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产生的冲击较为严重,近1/3的中国承包商在建项目被迫停工、延期。根据商务部统计数字,一季度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营业额大幅下滑15.3%。在此困难时刻,中英两国基建企业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对基建项目的负面影响。疫情过后,两国企业应继续推动英国、中国以及第三国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开发。
房会长谈到,为应对疫情影响并刺激经济,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和智能交通等。新基建有利于推动中国实现从以出口主导的制造业经济向以高科技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房会长认为,中英企业具有互补优势,双方应该取长补短、相互支持。一方面,欢迎英国企业来华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共享中国新基建带来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希望双方加强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别在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承包商会将继续鼓励会员企业在疫情后加大对英国基础设施的投资。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朴波介绍了公司在英业务发展战略,并表示中信建设将继续扩大其英国市场业务,利用中信集团在证券、银行等方面资源优势为英国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北京建工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欧美区域总监邢严指出,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英国业务被迫暂停,但是北京建工在英国的长期投资和发展策略不会改变。他认为,英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巨大,蕴藏着很多投资机会,值得研究和关注。
曼彻斯特-中国论坛执行总监Rhys Whalley对英国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简要分析,他认为短期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虽遭受巨大冲击,但英国政府在未来5年中将推出不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长期发展前景良好。
在交流讨论环节,房秋晨会长、Stephen Ellison总领事、朴波副总经理、邢严总监等分别就中英基础设施合作重点领域和区域、可持续基础设施、DIT工作职责等问题与在线观众进行交流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