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20项措施助北京外贸稳量提质

发布日期:2025-02-20 10:24:47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刘 昕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全国各省(区、市)都铆足干劲,全力以赴抓好开局。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全国各省(区、市)都铆足干劲,全力以赴抓好开局。

近日,北京海关出台20项措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迭代升级“四优四提促五子”4.0版服务工程,为全年稳外贸促发展工作打好基础。

激活新质生产力“创新基因”

2024年,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外贸总规模达3.61万亿元,连续3年站上3.6万亿元台阶。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增长明显。

医药健康产业是北京市又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在去年推出生物医药产业“6个模式”基础上,此次出台的20条措施包含优化特殊物品审批管理,对药品、医疗器械不再进行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以助力提升医药健康产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速度”。

位于亦庄的北京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吸引了多家跨国药企到此建立中国本土业务拓展基地。去年10月,美国礼来公司就宣布在BioPark设立其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家创新孵化器。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政策支持与监管便利为这一国际医药创新高地带来了吸引力。

据亦庄海关关长王燕介绍,目前辖区已有6家企业被纳入“智能审批”范围,涵盖的出口批次约达90%,出口环节总体时效提升了40%。“今年将进一步推广特殊物品政策,让更多企业受益。”

构建制度型开放“超级接口”

2024年,北京天竺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跃居全国综保区第2位;中关村综保区通过验收并开关运作;大兴机场综保区全域围网验收;亦庄综保区获批……至此,北京市已形成立足“双枢纽”国际机场和4个综合保税区的“两场四区”开放新格局。

如何更好地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一直是企业关心的焦点,此次出台的措施聚焦“打造更多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目标,意在以综合保税区的更高水平开放,打造连接国内国际制度型开放的“超级接口”。

以北京天竺海关为例,其通过深化传统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运用,促进了区内跨境医药产品、中高端消费品的市场流通。目前,该综保区试点经营品类近3万个,累计实现销售额近30亿元,线上线下相结合业务模式全面铺开。今年,天竺海关将聚焦中小电商企业过期或无法再销售的商品,在综保区内探索建立跨境电商商品联合销毁模式,进一步降低中小电商企业的单次销毁成本。

“今年,亦庄综保区将迎来封关验收工作,我们将继续推动大兴机场综保区‘区港联动’模式创新,提升中关村综保区数智监管模式应用成效,打造创新动能更足的开放新高地。”北京海关企业管理处处长杨燕冬说。

此外,为满足国内多元化消费需求,丰富首都百姓“菜篮子”“果盘子”,北京海关将试点进口冰鲜水产品监管模式改革,采用“白名单+风险监测”监管模式,联通口岸海关、属地海关和地方监管部门形成监管闭环。据介绍,“白名单”企业进口冰鲜水产品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即可直通上市销售,北京进口商将先行获得改革红利。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标杆”

持续强化首都口岸功能,运用口岸通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智慧海关建设成果,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跨境快速流动,助力首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在北京首都机场,海关部门通过优化空港物流“高速路”,创新货库“连程直转”,优化传统出口货物国内到港后出库、提货交接、卡车短驳等环节,整体时间压缩70%。20条措施指出要进一步扩大“连程直转”模式覆盖范围至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使其实现跨机场调拨及场内“连程直转”,提高分拨效率。

同时,“减税降本增效”是提升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内容。措施提出延长减免税物资办理窗口期、开展非政策性退税无纸化应用试点,推广应用海关优惠原产地服务平台,推广减免税快审、一表多用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改革红利的获得感。

“通过发挥海关税收政策和技术优势,落实关税减让和各类税收优惠措施,积极为企业减税降本增效,去年我们共计为企业减免退税款89.2亿元。今年我们将提高税收政策供给,加大企业辅导力度,深化税政调研,继续为企业带来更多真金白银的实惠。”北京海关关税处处长丛林静说。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