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金融服务为“走出去”企业降本增效
“过去我们在海外要想把工资汇回,需要先将外币兑换成美元,再将美元汇回国内,之后由自己或自己的直系亲属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国内银行柜面进行国际收支申报,完成结售汇,整个过程需要三天以上时间。现在就不一样了,只要线上远程开一个工行雄安分行II类账户作为收薪账户,再绑定到自己I类账户下,一天就能把工资汇回国内,效率太高了!” 迪拜某中资企业员工范女士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推出的跨境人民币在线发薪服务,为境外中资企业及其员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日前,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联合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指导中国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共同推出了跨境人民币在线发薪服务。该服务通过系统校验实现自动入账,切实提升了外派人员薪酬汇回办理效率。
谈及推出这一服务的原因,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产品的推出,是为践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境内外汇业务首选银行”和“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目标,发挥大行担当,着力提升对“走出去”中资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凸显金融服务的温度和力度。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资企业海外务工人员数量快速上升,跨境发薪也成为“走出去”企业日常经营中的迫切需求。但由于存在人员身份认定困难、资金来源审核成本高、汇款手续繁琐等堵点,跨境薪酬汇回尤其是人民币汇回对境外务工人员来说成为一大难点,给其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痛点。为有效打通堵点、解决难点、破除痛点,工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网络金融服务和国际化、数字化经营优势,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依托境内外联动机制和II类户可作为薪酬账户等相关政策条件,为“走出去”企业和境外务工人员打造了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跨境发薪解决方案。
范女士告诉记者,跨境人民币在线发薪服务主要为境外中资企业和员工解决了三方面问题:一是突破了个人结售汇限制。过去的发薪形式受到五万美元年度个人结售汇限制,也就是每人每年最多将等值5万美元外币薪资兑换成人民币。现在的发薪形式根据企业为员工出具的年度工资证明为每位海外员工核定年度薪资限额,在限额内的薪资均可汇回国。二是降低了费用成本。之前发薪币种如果是非美元外币,通常需要将外币兑换成美元,再将美元汇到国内,中间不仅面临多次换汇造成的汇率损失,而且还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现在工商银行海外分行将企业薪资一次性兑换成人民币,通过工商银行企业网银直接将员工工资以人民币形式发送至员工境内账户,避免个人多次换汇造成损失,每万元人民币的汇回成本可节省500元左右。三是简化了手续并提高了效率。过去国际收支申报通常需要员工自己或直系亲属到国内银行柜面申报,手续较繁杂。现在员工只需在海外远程开立工商银行账户作为收款账户,由企业和工商银行海外分行协助一次提交申请材料即可,最快一天就能到账,真正实现了提质增效。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该服务具有“一次认证、多次解付”“线上开户、远程验签”“事前备案、额度灵活”“币种统一、成本可控”等优势。在企业端,境外中资企业只需与工商银行海外机构签署代发工资协议,事前确定发薪员工名单及发薪额度,并一次性汇总提交员工身份、劳动关系、收入情况等证明材料,即可通过企业网银直接发起发薪操作。在个人端,企业员工可在境外通过线上远程开立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II类账户作为收薪账户,并绑定至个人名下有效I类账户,即可定期收到已按实时汇率汇兑成人民币的海外所得薪资,相关薪资在企业网银发薪额度之内可实现准时入账。
对于此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述负责人表示,工商银行借助境内外机构协作核查机制,严把企业资质关和汇路风险关,有效保障入账成功率和合规性。
据了解,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指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同时,孙业礼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驱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此次跨境人民币在线发薪服务的推出,正是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积极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体现。”上述负责人称。
上述负责人表示,该项业务目前已在迪拜、阿布扎比、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上线。未来,跨境人民币在线发薪服务将拓展至印尼等国家,跨境发薪币种也将不断丰富。此外,工商银行还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和海外务工人员提供存款、理财、汇兑、信用卡等一揽子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