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明珠:走向世界 奔向未来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这条浩瀚的纽带像一条穿越时空的脉络,连接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交织成一幅共荣共生的宏大画卷。钢铁产业,作为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石,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印尼德信钢铁有限公司正是顺应时代浪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化征程中的奔向未来的“钢铁明珠”。
应运而生:
印尼德信—德龙钢铁的国际化战略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国际市场千帆相竞。德龙钢铁响应国家号召迈出了走进世界的重要步伐。印尼,这片热带海洋的群岛之国,成为了德龙钢铁国际化布局的首站。
2017年,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应邀赴印尼苏拉威西考察,果断敲定了印尼德信项目。紧抓新时代的契机,承载德龙人的期望,德信项目克服重重困难,发扬“崇德守信、钢筋铁骨”的斗志,像那一座座钢铁铸就的山脉,矗立在这片赤道热土上,书写了中国企业“走进世界、奔向未来”的新篇章。
印尼海岛的气候复杂多变,常年雷雨交加,湿气沉重,带给建设团队无数挑战。然而,无论是平山填谷的浩瀚工程、还是暴雨洪水的重重困难,甚至是6.9级地震灾情,都没有动摇德信人建厂投产的钢铁意志。最终,德信人用令人惊叹的斗志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建成了单体年产能700万吨、东南亚最大的长流程普碳钢企业,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实力与担当,为“一带一路”的壮丽乐章谱写了铿锵昂扬的音符。
携手发展:
为印尼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拓展海外,立足印尼,丁立国提出了“为印尼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企业宗旨。作为致力于“尽社会责任、创绿色财富”的中资企业,德信钢铁始终铭记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必须为当地社会带去更多的价值与贡献。
在这片印尼的土地上,德信钢铁不仅带来了现代化的钢铁生产技术,更通过建立德信培训学院与印尼培训机构合作、建立钢铁产业学院与国内职业大学合作,培养了大量本土员工。在数年的辛勤耕耘中,德信钢铁为近万名印尼员工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了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就业机会。这样的努力,不仅让印尼钢铁产业和当地居民受益,也为“一带一路”国家共建上下游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力量。
为商一处,造福一方。德信钢铁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不忘投身于印尼的社会公益事业:新冠疫情期间,德信钢铁向印尼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助力当地抗击疫情;面对印尼相对落后的教育现状,德信积极资助印尼教育事业,捐助苏利亚学院基金会、并与棉中中小学等机构签订助学合作备忘录;在国际赛事期间,德信资助印尼田径队、足球队;在园区驻地周围,德信捐建学校、孤儿院,慰问帮扶驻地困难家庭……这一系列的慈善举动,无不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尼两国的深厚友谊,以及中资企业对印尼社会发展所尽的责任与担当。
这种从企业到社会、从本土到全球的责任感,正是德信钢铁所追求的企业价值,印尼政府及国际客户也对德信的付出给予了高度认可,一次次荣誉的授予,见证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上获得世界的尊重。
绿色发展:
德信钢铁的环保承诺
在全球绿色发展的潮流下,德信钢铁始终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视为企业的责任与使命,力求在享有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并呵护绿水青山与蓝天白云。德信钢铁不仅严格遵守环保法规,更以“绿色”的标准要求自己持续创新,推动产业向低碳转型,力求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生命力。
在印尼政府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下,德信钢铁没有止步于合规环保,而是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推动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优化以及新能源电车、光伏发电等一系列绿色技术的应用,德信钢铁不仅打造了一个低碳环保的钢铁生产基地,更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展望未来:
打造“一带一路”的钢铁明珠
走过了艰难险阻,德信钢铁的步伐更加坚定。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德信钢铁的国际化之路也在不断拓展。
截至2025年2月,德信共生产钢种319种,品种钢占比约95%,产品已获得包括英标、澳新标、韩标等在内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质量认证,并取得证书。产品线涵盖板坯、方坯、线材、棒材、热轧卷板,其中代表产品:中高碳钢方坯系列、低碳钢方坯系列、低硫磷钢板坯系列、包晶钢系列、耐候钢系列等深受全球客户的认可。德信钢铁正凭借其生产经营能力和全球采销战略,逐步成为全球钢铁产业中的重要一员。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两国经济进一步加深合作,德信钢铁将继续与全球客户携手合作,推动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繁荣贡献中国力量。
德信钢铁的故事,唱响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新篇章。面对未来,德信钢铁将继续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书写属于海外中企的传奇篇章,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奉献自己的坚韧与担当,助其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吕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