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拓展服务“一带一路”合作机制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保险业既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守护者”,也是“参与者”。业内人士认为,要积极推动把保险机制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加快出台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的鼓励政策和指导意见,从长远规划与现实发展中找到结合点。
多家险企参与“一带一路”
8月17日,保监会召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信保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查卫民称,近年来多家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以中国信保为例,截至今年6月,该公司对沿线国家的承保金额累计超过4800亿美元,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7.3亿美元,其中承保“一带一路”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工程承包和投资项目1200余个,重点支持了铁路、电力、通信、钢铁、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
同时,中国信保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今年2月,中国信保创新承保了约旦油页岩循环流化床发电厂项目。该项目是典型的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油页岩电站。“中国信保基于项目融资模式设计了覆盖政治风险、政府违约风险和商业风险、涉及多个险种的保险方案,由此带动中资银团为项目提供约16亿美元融资。”查卫民称。
除中国信保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外,国寿资管参与的认购“中保投—招商局轮船股份股权投资计划”,主要投向中西部交通设施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项目;参与香港上市公司青岛港H股配售,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要节点港口的建设;参与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积极支持我国茶叶行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合作。
找到契合保险业合作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机构一方面可向企业提供贸易投资合作国家的国别风险以及行业风险信息,为企业开展跨境合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另一方面,由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加强中国同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对长期建设资金的需求量大。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资金融通机制,保险资金也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制定“一带一路”保险战略。要使保险护航“一带一路”,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长效机制。
一位险企人士认为,要积极推动把保险机制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加快出台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的鼓励政策和指导意见,从长远规划与现实发展中找到结合点。
“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区别于传统保险业务的风险管理顶层设计。”上述险企人士表示,如针对高铁、航空、航天等特殊保险标的,要进行针对性、系统性保险产品开发。针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等海外重大项目工程,要为保险机构设计一整套方案,发挥其风险管理咨询的强项,为海外项目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此外,从制度设计方面来说,要建立保险服务‘一带一路’的主动合作机制。”业内人士建议,国内保险企业要主动出击,与从事“一带一路”工程投资和开发的国内企业,特别是已经进行相关工程投资和开发的先头企业形成合作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