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洞察】相时而动——中企海外投资迎来新契机
10月29日,安永发布《中国走出去》第十期报告《转型与契机——疫情“新常态”下的中企走出去》。发布会上,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税务主管吕晨接受了第一财经电视的专访。
以下内容根据采访文字实录整理编写,略有删减修改,仅供参考。
吕晨表示:“未来中国走出去企业可能会是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双轮驱动的模式。在传统基建方面,尤其是交通运输和电力建设,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同时,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家把新基建作为未来推动当地经济的主要动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
疫情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增加,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上升。企业也因此面临更多的生存压力,如:疫情增加了众多传统企业的财务压力,尤其是受到冲击较大的消费品、休闲旅游等服务业企业,由于资金不充足,短期内可能无法进行新投资。
然而,机会与挑战并存,疫情期间,全球各行业面临价值重估,相对较低的估值增加了投资吸引力,企业破产或重组比例增加也带来更多投资标的。此外,企业自身转型升级需求迫切:
► 优化企业供应链,建立缓冲机制,提高灵活性和韧性,以应对逆全球化挑战。
► 疫情在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领域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对许多商业模式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可能是永久性的,这促使相关传统企业迅速转型;另一些企业则会寻求投资并购等途径寻求转型。
谈及应对措施,吕晨认为:“从短期来看,企业应谋定而后动。”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实时监控最新政策变化,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并定期审视企业国际化战略是否符合企业现行发展需求,不盲目投资。
从中长期来看,吕晨表示:“中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走国际化道路将是更多中企的选择。”中企应招揽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增强企业组织能力,从根本上增强企业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
科技创新是中企“走出去”的“推进剂”
科技创新不仅使中国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更便利、更高效,也能够加速中企转型升级。吕晨表示:
“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中企会更加关注业务模式领先、有转型升级潜力或与数字化融合较紧密的领域和标的。”
未来中企海外投资布局的重点仍和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相关。主要领域包括TMT*、先进制造业、基建和医疗与生命科学行业等。其中,TMT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先进制造业领域也将加速与数字化融合,并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有较大空间。
此外,疫情凸显了各国在基建方面的一些薄弱环节,很多国家也希望借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复苏。中企在工程效率和成本方面有很大优势,海外基建项目也可以带动中国设备、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未来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结合也是主要的布局方向。
中企海外投资的五大趋势
1)关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机遇,如消费品、先进制造业、科技应用领域等。
2)供应链的“中国+N”发展模式,中国本土是保障供应链安全的基础,“N”是在中国以外,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的供应链区域中心。吕晨表示:“在‘N’的选择上,人口年轻化、较具有未来发展潜力、邻近成熟发达市场的发展中地区将受到更多青睐,其中许多符合条件的国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
3)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双轮驱动,带动中企“走出去” 。
4)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产业迎发展契机,中企加速布局海外优质资产。
5)地缘政治风险防控成为“新常态”。
企业要清醒认识到地缘政治风险会对企业投资运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需注重投后的风险管控与合规。吕晨表示:“企业应增加风险评估的频率,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迅速响应和反馈;永远做好‘最坏打算’和缓冲方案。”同时,加强对东道国的文化理解,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能帮助中企建立企业长期价值,更好地实现与东道国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