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结果揭晓 莫迪“惨胜”
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5日凌晨公布的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第18届选举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理莫迪所属的选举联盟——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印度人民院多数,73岁的莫迪将成为继印度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之后首位连任三届总理的人,但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议席数大幅下降,单一政党所获席位降至半数以下,可谓一场“惨胜”。
印度大选执政党胜幅不及预期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5日,印度总理莫迪主持了内阁会议,建议解散第17届人民院,并向总统穆尔穆提交了辞呈。印度总统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总统已经接受了辞呈,并要求总理和联邦部长理事会继续任职,直到新政府成立。莫迪4日表示,印度人民连续第三次信任全国民主联盟,是“历史性功绩”,并保证将继续工作“实现人民愿望”。
北京《新京报》报道,印度选举是世界上选民数最多、选举耗时最长、选举规则最复杂的。本届选举投票从4月19日至6月1日分7阶段进行,登记选民数近10亿,投票总人数6.42亿。作为代议制国家,此次选举的重头戏,是人民院543个议席的选举,获得过半议员支持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导人将自动成为总理。
计票结果显示,全国民主联盟共获得295个席位,其中现任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赢得240个议席,这个结果不仅远低于莫迪和该党选前豪言的400席既定目标,也大大低于上届的303席。简言之,印度人民党已不再具备一党单独左右人民院和内阁的能力,不得不看联盟内其他小党的眼色。与此同时,全国民主联盟获得的席位也远低于上届的352席,从而为未来5年的印度政局平添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
最大反对党印度国民大会党获得99个议席,不但出乎几乎所有预测平台预料,也大大超过上届52席的成绩。其主导的反对党联盟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获得231个议席,也较上届(92席)翻了一番多。
统计显示,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在人口最为稠密、传统上视为该党根据地的北方各邦损失惨重。
相关败仗折射出印度人民党和莫迪本人的尴尬。首先是现任联邦妇女及儿童发展部长伊拉尼在北方邦的败选,这位演员出身的著名女政客5年前曾轰动性击败了国大党党领拉胡尔·甘地;其次是印度人民党候选人在北方邦法扎巴德选区的惨败,这个选区内曾爆发著名的阿约提亚寺庙事件,印度教徒同穆斯林曾在此斗争。
经济成果好坏参半、政治格局两极分化
“好坏参半的经济成果与两极分化的政治格局”,这是美联社分析此次大选结果时提到的两个关键词,也概括了左右此次选举的主要议题。
美联社称,尽管印度经济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莫迪的经济政策未能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印度人从低薪、不稳定的工作转向稳定的有薪工作。随着不平等、失业和就业不足问题的激增,它们已成为此次选举的核心议题。
民意调查显示,印度人最担心的是失业、通货膨胀和收入不稳定。在这些问题上,莫迪的执政记录不佳。大多数选民还表示,在莫迪的统治下,腐败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部分财富仍然集中在最顶层,印度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最大反对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银行账户被冻结,所有被执法部门和税务机关逮捕的印度主要政客都属于反对派,而不属于执政党,这绝非巧合。自2018年以来,莫迪领导的印人党已从富有的捐助者那里获得了约15.9亿美元,比所有其他政党的总和还要多。
根据世界不平等实验室的研究,尽管印度的百万富翁数量不断增加,但近90%的劳动年龄人口收入低于该国约2770美元的平均年收入。研究还发现,最富有的1%人群拥有印度40%以上的财富,而最贫穷的那一半人拥有的财富比例仅略高于6%。
莫迪第三任期前景如何
新华社报道,分析认为,莫迪在即将开启的第三任期中将面临联合组阁、就业困难、宗教矛盾等诸多挑战。
分析人士表示,无法单独组阁对印人党来说是“一记重拳”。联盟中的其他党派可能凭借自身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印人党“坐地起价”,并分享内阁部长的实权任命,造成多方位掣肘。印度政治可能会再次陷入“悬浮议会,议而不决”的治理困境。
印度媒体说,由于印度教民族主义盛行,国内弱势宗教群体受到极大压抑,印度教派矛盾或将激化。研究印度政治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伊尔凡·努尔丁指出,印人党竞选过程中使用的反穆斯林言论将进一步损害印度在全球的声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表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约六成来自服务业,制造业占比不足两成,“有增长、无就业”的经济问题始终困扰印度,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分化严重。
虽然莫迪政府总是谈论由更多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但该国专家们警告说,如果经济不能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吸纳涌入市场的劳动力,这一红利可能会变成“负债”。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虽然印度政府鼓励在制造业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近几年仍有数千万劳工回流农村。过去4年里,印度的农业就业人口增加约6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