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呼吁“去风险”,德企却向中国增加大量投资!

发布日期:2023-09-29 08:05:41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道德经作者:
在联邦政府提出的对华战略中,“去风险”成为一个醒目的关键词。该主张旨在避免德国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度依赖。然而,数据表明,德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不减反增。

在联邦政府提出的对华战略中,“去风险”成为一个醒目的关键词。该主张旨在避免德国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度依赖。然而,数据表明,德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不减反增。这是否意味着经济界要和德国政府相背而行?德媒“德国之声”的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2023年,大量资金仍从德国流向了中国。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分析显示,仅2023年的前六个月,德国企业就在中国投资了约103亿欧元。今年上半年,仅中国就占了德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6.4%。

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尤尔根·马特斯(Jürgen Matthes)表示,这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重要性从未如此的明显过。

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驻北京办公室主任约翰·福尔曼(Johann Fuhrmann)承认,这样的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但他也指出,主要是德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企业的投资起了作用,尤其是化工和汽车行业的公司。例如,仅化工巨头巴斯夫一家公司就在2022年投资了100亿欧元在中国南方省份广东新建工厂。

“如果你跟商业协会打听一下,就会发现,德国的中型企业在和中国做生意时变得更加谨慎了。疫情期间的封锁要求让它们变得小心翼翼,这些公司也担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的风险因素。”

今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提出了“对华战略”,呼吁所谓的“去风险”。给出的理由是:中国正“努力创造经济和技术上的依赖,好用来来实现某种政治目标和利益”。不过,联邦政府声称,“去风险”并非谋求脱钩,“希望保持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德国全球与地区研究所(GIGA)经济学家诺拉·库兹多尔弗(Nora Kürzdörfer)认为,2023年德国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FDI)数额很高,这表明许多企业并没有将谋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与安全问题挂钩;尽管有人认为这种策略具有较高的风险,但很多德国公司与中国开展的业务仍“一切如旧”。

这些公司的投资决策,乃是着眼于中国长远的市场机遇。巴斯夫首席执行官马丁·薄睦乐(Martin Brudermuller)曾为在中国的庞大投资项目辩护。他表示,“到2030年,世界上增长的化学品,有三分之二都将来自中国。”

经济学家库兹多尔弗指出,德国有关“去风险”的讨论在中国国内也引发了密切关注。北京对德国的这种保留态度表达了批评。与此同时,除了出口外,中国还依靠国内消费来改善经济,这就是当局早在2020年提出的“双循环战略”。

国内消费是一个循环,国际商品交换是另一个循环——库兹多尔弗认为,正如“中国制造2025”一样,这些战略都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区位优势。

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的福尔曼则认为,“中国制造2025”等最大程度促进经济独立性的战略与德国的做法给人的感觉好像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

(欧洲时报德国版蓝蒿编译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