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亚洲领先一步 欧美在观望
【欧洲时报10月27日】在国际清算银行(Banque des règlements internationaux)的密切关注下,包括中国和阿联酋在内的数个亚洲中央银行对通用数字货币交易平台mBridge进行了为期六周的测试。该平台已经进行了160多笔交易结算,其中包括贸易结算,总金额超过2200万美元。
20家商业银行参与测试
法国《回声报》(Les Echos)报道,G20财长高度关注亚洲,一些央行和交易网络机构发展数字货币推动跨境交易转账结算取得重大进展。
10月26日,国际清算银行宣布,将在自10月31日至11月4日举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展示mBridge平台测试的详细结果。这项测试在今年夏天展开,持续了六周。该平台被设计为一个公共平台,多家央行可以在该平台上发行和交换各自的数字货币。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的这一平台还会有助于央行与商业银行直接互联以便就国际贸易交易进行结算。
在国际清算银行的监管下,来自中国香港、泰国、中国大陆和阿联酋的20家商业银行已经使用该平台进行了164笔支付和外汇交易,所涉总额超过2200万美元.
自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间对平台进行的测试确定了在大约15种跨境结算方式上,mBridge有可能带来明显优势。其中包括国际贸易相关交易的结算、资金汇出、发行数字货币债券以及电子商务支付等。
欧美在观望
鉴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泰国和阿联酋之间贸易额在2021年已达到5636亿美元,因此,在测试中,优先考虑贸易结算应用。对于每个国家来说,贸易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商品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在泰国占46%,在阿联酋占93%。2021年,在世界商品贸易中,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泰国和阿联酋总量所占比重近20%。
对于国际清算银行来说,如果其他国家加入该项目,可能会增大mBridge的潜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色列、韩国、瑞典的中央银行以及来自欧洲和美国方面的代表也都密切关注平台测试情况。
降低成本
该项目有助于衡量传统银行网络带来额外成本的水平。“与代理银行模式相关的成本很高,根据私营部门的估计,2020年,对于规模高达近23.5万亿美元的跨境交易流量,交易费用达到总量的0.5%左右,即1200亿美元左右(不包括货币兑换成本),相当于摩洛哥的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清算银行明确指出。
国际清算银行强调此类结算平台具有多项优势:提供更快、更便宜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这是G20论坛确定的优先事项。类似平台也会有助于为普通家庭和企业更好地融入世界金融支付体系提供可能性。例如,这将会利于降低移民工人与其原籍国之间的汇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