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非食品零售进口商品占比达75%
该院经济中心主任萨里科夫表示,经济结构失衡、国内生产能力有限、居民消费偏好是俄大量进口外国商品的三大原因。
俄《独立报》11月17日报道,近年来,俄食品领域进口替代计划取得一定进展,但非食品领域效果不尽人意。俄高等经济学院统计数据显示,俄非食品零售进口商品占比超过四分之三,部分商品占比高达90%。进口商品占比过高导致当前俄深陷全球输入型通胀泥潭。
高等经济学院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疫情造成物流和商品供应链断裂,导致俄非食品零售进口商品份额增加,2020年达到75.8%,同比增长2.3%,其中,汽车零配件占比95%、儿童用品92%、鞋类87%、电信设备86%,进口商品占比相对较低的有体育用品(48%)、日用化学品和化妆品(57%)、冰箱和冰柜(43.6%)、洗衣机(19%)。
该院经济中心主任萨里科夫表示,经济结构失衡、国内生产能力有限、居民消费偏好是俄大量进口外国商品的三大原因。近期上调关税税率、调整免税门槛等造成进口商品价格增长,同时俄国内生产型企业也多依赖于进口组件、设备和原材料供应,上述因素导致近期国内通胀持续上涨。Univer Capital部门执行董事图佐夫表示,俄已融入全球经济,非食品类零售商品进口比例高属正常现象。非食品生产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俄国内企业无法与亚洲生产商竞争,中国和韩国产品价格低廉,仅为欧美国家的50%—70%。俄中两国关系友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俄并无供应链断裂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