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进口消费品价格指数发布

发布日期:2025-05-13 10:26:22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李子晨
基于海关CIF总价及数量编制,填补了我国进口消费市场价格监测的空白,以助力相关部门更准确地监测进口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趋势,并为企业经营与消费决策提供参考。

5月10日,《中国进口消费品价格指数》发布会暨首次专家研讨会在大连举办。据悉,该指数是国内首个聚焦进口消费品价格波动的专业指数,基于海关CIF总价及数量编制,填补了我国进口消费市场价格监测的空白,以助力相关部门更准确地监测进口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趋势,并为企业经营与消费决策提供参考。

指数编制负责人、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杨凤杰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和中国开放发展的新阶段,扩大进口不仅已纳入国家战略,也对我国消费升级、嵌入全球产业链及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进口消费品在国内市场占比逐渐增加,进口消费品的价格波动或会直接影响国内消费品的整体价格水平,编制单独的进口消费品价格指数愈显必要。

根据编制说明,进口消费品价格指数是衡量中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综合指标,通过覆盖七大类、1831个商品编码(HS8)细分商品的科学架构,构建起“吃穿住用行娱”六大消费领域的全景视角,同时增加重点商品、典型商品和高波动商品等细分类别。指数采用“单位价值法和拉氏价格指数”进行编制,确保编制的规范性与指数稳定性。指数可直接反映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等,也能够间接反映汇率波动、货币购买力以及国内供应等内容,可与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其他经济指标相互补充。

首期发布数据显示,3月中国进口消费品价格指数呈现环比107.2(上涨7.2%)、同比105.2(上涨5.2%)的双增长态势,但结构性分化特征显著。其中,个护文体类受益于节庆效应拉动环比增长29.5%,电子文娱类在智能设备迭代驱动下环比上涨45.7%,家居类受行业需求调整影响环比下跌13.1%。细分领域数据显示,食品类受春季国内供应旺季影响环比微降2.2%,服饰类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传导下上涨7.8%。值得注意的是,出行类消费环比下降1.0%,折射出国际贸易政策调整与国内消费结构优化的双重作用。

专家研讨环节,来自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中国对外经贸统计学会、商务部研究院、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部门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指数的编制价值和方法论优化展开深度对话。与会人士普遍认为,编制中国消费品进口价格指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指数体系的建立既能弥补现有统计体系对进口商品价格监测的不足,又可对分析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态势、评估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变化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希望瀚闻资讯不断完善指数编制工作,为行业提供更具价值的国际贸易数据服务,助力中国进口消费品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