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汉字节时隔五年回归 汉学家白乐桑盼未来规模再扩展
“任何一个活动在起步阶段的关键是行动,那么现在,我们又行动起来了。我们本来在时间上有别的打算和选择,但因为今年13区政府举办的活动很多,我们最后也觉得要抓住机遇。”在2025巴黎汉字节活动的现场,巴黎汉字节协会会长、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对记者表示。
当地时间2月12日,在因新冠疫情停办5年后,由巴黎汉字节协会创办,起步于2017年的巴黎汉字节在巴黎13区政府恢复举办。
回想起疫情前的最后一届汉字节,白乐桑依然清晰地记得很多细节,通过一种兴奋中略带遗憾的语气,他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盛况:“疫情原因中断了我们当时的发展,但是2019年在13区政府,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那一年除了巴黎13区政府,还有中国文化中心直接参加,日本文化中心最后也参加,给我们提供场地举办汉字艺术设计展。如果每年都能像2019年的规模,我敢说在几年之内,我们就会达到目的。”
白乐桑回答中的所指的目的,是指通过汉字相对于其他文字体系,或者说表音文字的独特性,每年让几个简单的汉字单字,成为巴黎市民自己的东西。在他的眼中,汉字的表意性、艺术性和游戏性,都是其他文字体系不具备的特性。
“汉字节不是一个推广汉语的活动,和语言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就几个字,任何人,包括没学过汉语的人,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能成为自己的东西,”白乐桑强调说,“我孙子当时两岁的时候,我给他看了几个汉字,然后让他记住这些汉字的意思,后来他三岁、四岁的时候,就达到了认识几十个,近一百个汉字的水平。”
在此次汉字节活动的现场,巴黎汉字节协会搭建了灯笼制作、书法体验、汉字初学、剪字体验等工坊,并引入VR设备,进一步提升汉字学习的互动体验和趣味体验,现场的百余名参与者纷纷上手,体验汉字的独特魅力,学习汉字的书写技巧。
“我认识了‘蛇’这个字,今天的活动非常好,因为可以让文化背景不同的我们聚在一起,今天现场还展示了很多古老的文化和技艺,比如书法和印章,我很喜欢它们,虽然它们对我来说都不简单,”经常在13区参加中国文化活动的法国男子Remires Benjamin对记者说,“这些古老的文化和技艺都在慢慢消失,在互相分享的目标下,将大家集中在一起交流非常好。”
由于此次活动举办正值周三下午,因此13区多所学校的学生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现场参加活动,第一次参加汉字节的9岁法国小女孩Lou Pires在现场收获了一把写着汉字“露”的扇子,当记者询问是否认识这个字时,她兴奋地说:
“这是我的名字,我感觉今天的安排很好,因为我们可以参加很多的活动,可以学习一点汉字的书写。”
“通过这样一场活动,可以分享不同国家的传统和文字书写方式,而且我们也能学到一些写汉字的技巧,这样很好。”在现场和Lou Pires形影不离的同学Alix Molard说。
在此次汉字节的筹备过程中,法国潮州会馆、凤凰书店等协会和机构也作为合作方参与其中。在活动现场,法国潮州会馆监事长叶远山为众多参与者展示了中国书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远山表示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只要条件允许自己都会参加,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积少成多,影响力自然会变大。
“潮州会馆的创会宗旨是敦睦乡谊、发扬中国文化、促进中法交流和融入当地社会,今天这样的活动我不会犹豫,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来。活动虽然范围不是很大,但真的是在为发扬中国文化添砖加瓦,发扬中国文化需要很多很多小小的活动,小小的事情累积起来,接下来影响就大了。”叶远山说。
活动进行期间,白乐桑在现场还作了主题为《中国文字的诗性功能》的讲座,并与巴黎13区华人议员陈家辉等嘉宾一起,共同为汉字画比赛的获奖选手颁奖。
在谈到自己对汉字节未来的期待时,白乐桑表示过去自己的最终目标一直在变,但现在已经非常清楚:
“我们一直在尝试,因为没有人按照我们的理念做过,因为一直在尝试,所以我当时对最终目标一直犹豫,我一度想是不是最后能融入白夜,我本来有一段时间觉得这是最光荣的目标,现在我觉得不是,能回到2019年的规模,然后维持下去,如果能扩大到除了13区政府,再加上两个区,比如6区,三个市政厅每年能举办,这样的话,过上三、四年,就会达到目的。”白乐桑对记者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