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艺术亮相伦敦原创版画博览会受英媒和观众关注
【欧洲时报实习记者综合报道】第38届伦敦原创版画博览会(LOPF)3月30日至4月2日在伦敦萨默塞特宫(Somerset House)举行,这是世界级的版画盛会。今年,以收藏、研究与普及中国木刻版画为宗旨的公益机构木版教育信托(Muban Educational Trust,MET)首次参展,和另一家专门经营中国版画的画廊Art China,一起呈现多位中国现代艺术家的版画作品,受到英国主流媒体和观众的关注。
伦敦原创版画博览会创立于1985年,是伦敦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博览会,为参观者提供探索、学习和收藏世界级大师及新兴艺术家作品的机会。今年的博览会汇集了四十多家顶级国际版画画廊、出版商和工作室,展出作品时间跨度六个世纪,囊括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知名艺术家到现代初出茅庐的新人艺术家,包括丢勒、伦勃朗、毕加索、马蒂斯、达利、霍克尼、雷戈、弗洛伊德等。该博览会上的版画价格也从数百镑到上百万英镑不等。
今年首次参展的英国木版教育信托是1997年由著名中国古籍、中国版画收藏家、鉴定专家冯德保(Christer von der Burg)和已故的博林德女士(Verena Bolinder-¬‐Müller)创立。该公益机构致力于中国版画的保护、研究和推广,拥有超过6000幅现代和当代中国木版画。
木版教育信托的秘书长郑海瑶告诉《欧洲时报》,本次带来了近百幅中国艺术家的版画作品,包括应天齐、陈玉平、徐冰、陈琦、何为民、王超、曹欧、郭双、刘京、何三青、徐那等几十位不同时期的艺术家,有肖像、静物、风景、插画等不同主题,展现中国艺术家丰富多彩的技艺和创意。
郑海瑶还介绍,该机构曾在1997年委托60位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一套木版画原作集,作品集于2003年出版,在英国反响很大;之后更策划、举办了多次中国版画展,为促进和普及中国版画作出了很多努力和贡献,也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进入西方画廊、展览、藏家和机构合作的机会。
近年来,木版教育信托重视发掘和推广中国年轻的艺术家,为他们提供展示其创意和创新的国际平台。这两年来,信托征集了第二套原作集,以“重生”为主题,邀请了18位年轻的中国版画家们参加创作,并出版精美画册。这套原作集首次在博览会上推出。
目前,木版教育信托举办的大型中国版画百年回顾巡展第四站,正在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举行(展期到今年6月3日)。该展以推动中国新兴木版画运动的领军人物鲁迅为引子,展现中国版画近百年历史的辉煌画卷,此展历时三年策划,由大英博物馆东方部研究员金曼仪(Mary Ginsburg)为特邀策展人,展览曾在爱丁堡大学艺术馆、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和伦敦大学文莱艺术馆展出。
剑桥的中国版画画廊ArtChina连续八年受邀参加博览会,专注于向英国艺术品藏家和版画爱好者推介中国版画大师的杰作,促进中英文化艺术交流,挖掘更多中国版画后起之秀。Artchina创始人刘爱民介绍,本次展示了三组艺术家群体,每组艺术家都采用了不同的版画创作视角和材料。其中,方力钧的木刻,王广义的石版和肖勤的铜版版画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对版画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
此外,中国版画大师们也是展览的亮点,如水印版画大师陈琦、方利民,北大荒的三代代表人物赫伯义、于承佑、陈龙,绝版木刻的贺昆,他们各自代表着当前中国版画界的一种独特技术和风格。他们的作品已经被多个著名博物馆收藏,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新兴的青年艺术家如陈晨曦和曹鸥也展示了充满创新和前瞻性的作品,描绘了版画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为中外观众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和视觉享受。
博览会(LOPF)还举办一场特别的致敬展,以纪念著名印刷商、LOPF创始委员会成员安德鲁•埃德蒙兹(1943-2022),重点展出他对18世纪艺术家和讽刺家詹姆斯•吉尔雷(1756-1815)的世界级个人版画收藏,包括部分从未公开展出的作品,以及一些著名作品的罕见版画。
博览会期间,还有多场艺术讲座和交流会,观众还可以通过LOPF线上平台www.londonoriginalprintfair.com浏览和购买参展画廊的原创版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