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为什么美国很难打破亚洲国家对中国的依赖

发布日期:2022-05-25 07:38:56来源:欧洲时报作者:贾言编译
为了对抗北京的影响力,美国总统拜登于5月23日在东京发起与12个亚洲国家建立新的经济伙伴关系。

为了对抗北京的影响力,美国总统拜登于5月23日在东京发起与12个亚洲国家建立新的经济伙伴关系。不过,华盛顿方面并没有在贸易上向该地区依赖中国经济的国家做出让步。

“我们将制定21世纪的新经济规则” 

法国《回声报》(Les Echos)报道,23日,拜登透露,美国已成功召集12个国家加入其与亚洲建立的新经济伙伴关系项目,从理论上讲,该项目旨在在一个越来越依赖中国增长和中国工厂的地区扩大美国影响力。

“我们将制定21世纪的新经济规则。”美国总统宣称。当天,在印度总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陪同下,拜登在东京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

这个新组织应该与另外两个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项目并存,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最初由华盛顿推动,之后特朗普在2017年宣布美国退出,以及中国支持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参与IPEF讨论的大多数国家已经至少是其中一个组织的成员。“我们将帮助我们所有成员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快、更公平。”拜登承诺。

协议承诺不多 

虽然上个月似乎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对IPEF感兴趣,但美国最终成功地让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新西兰和文莱参与谈判。

它们将一起开始就供应链、清洁能源、反腐败和数字经济领域展开更密切合作进行谈判。华盛顿希望通过这一组织将鼓励其“伙伴”共同重新考虑它们与中国的关系。

不过,有这么多政府同意加入这些讨论,那是因为美国最终向他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协议,没有强加任何严格规则以及非常具体的承诺。对于那些支持美国“扎根”该地区的国家来说,这一“灵活性”可以接受,不过,它们并不愿参与会影响到与北京关系的所有过于政治化的项目,毕竟,中国是其主要经济伙伴。

尽管有个别国家与中国政府在地缘政治关系上有点紧张,或有边界争端,但是,这些亚洲国家越来越依赖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如今,东盟(Asean)国家有近25%的对外贸易与中国有关,而在2009年,这一比例仅为15%。而美国占比仅为13%,欧盟和日本则低于10%。去年,有42%的台湾出口产品销往大陆,有31%的“韩国制造”产品发往中国。

没有贸易让步 

在此背景下,该地区国家政府接受与美国强化战略紧密关系会有前提,一是,华盛顿似乎能够为其提供替代增长的潜力;另一个则是,为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提供关税优惠。“很简单,东盟国家想要的就是贸易、贸易和贸易,”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国际关系专家纳吉(Stephen Nagy)总结道。

然而,拜登政府没能向他们提出任何实质性建议。尽管有包括盟友日本在内的地区伙伴发出相关呼吁,但是,美国总统排除了任何回归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可能性以及在IPEF框架内做出任何贸易让步,因为他害怕在距离中期选举还有几个月的时间里,激怒公众舆论以及经济游说团体,这会不利于他在国会赢得多数席位。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