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黎巴嫩 欧盟九国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尽快停火
地中海九国领导人峰会11日在塞浦路斯举行,峰会聚焦黎巴嫩紧张局势,呼吁尽快在黎巴嫩实现停火。
地中海峰会聚焦黎巴嫩紧张局势
中新社报道,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塞浦路斯、希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葡萄牙的领导人当天在塞浦路斯海滨城市帕福斯会晤,并在峰会后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纷纷表明对黎巴嫩局势的密切关注。
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地中海九国对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军事对抗升级高度关切,强调任何进一步的军事干预都会令局势恶化,呼吁冲突方立即停火,并及时向黎巴嫩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重申应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
声明称,地中海九国将继续推动对黎巴嫩及其民众的进一步支持,包括支持黎巴嫩武装部队承担“至关重要的稳定角色”。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以色列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营地表示谴责。他指出,法国不会容忍以色列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蓄意袭击。
以色列10日袭击黎巴嫩南部联黎部队营地,其中两处为意大利营地,造成两名维和人员受伤。以色列11日袭击联黎部队哨塔,造成两名士兵受伤。法国外交部召见以色列驻法大使,要求以方对袭击事件作出解释。
密切关注黎难民危机
九国声明还关注冲突导致的黎巴嫩难民危机。中国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11日说,随着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大规模袭击的持续,除了黎巴嫩当地民众开始大批逃离家园,逃至黎南部和首都贝鲁特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暂居在黎巴嫩的大量其他国籍难民也同时面临着生命安全威胁,被迫离开近东救济工程处设置在这些地区的难民营,再次踏上逃亡之旅。目前,这些难民营已几乎“空无一人”。
联合国难民署近日称,黎巴嫩正“处在危机边缘”,黎巴嫩在不断升级的暴力事件中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菲利波·格兰迪也呼吁国际社会行动起来,推动立即在黎巴嫩和加沙地带实现停火。
国际社会谴责以军袭击
以军10月10日、11日连续两天在黎巴嫩南部袭击联黎部队。国际社会予以谴责。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是联黎部队出兵国中派遣人数最多的三个欧洲国家,并且10日遭以军袭击的是意大利营地。三国在峰会期间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联黎部队,强调此类行径违反国际法。声明呼吁应对维和人员予以保护,并支持联黎部队在巨大挑战下继续履职。
新华社报道,意大利总理梅洛尼11日在峰会上发言,强烈谴责以军袭击联黎部队,称以方此举“不可接受”,意政府已提出强烈抗议。地中海地区欧盟国家领导人会议当天也发表声明,谴责将联黎部队作为袭击目标的行径,重申必须保护所有联合国维和人员。
爱尔兰也向联黎部队派遣了维和人员,爱尔兰总理哈里斯11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必须停止向维和人员开火,必须听从国际社会的声音。哈里斯呼吁各方立即停火,全面执行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让平民重返家园。
法国外交部11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法外长巴罗当天召见以色列驻法国大使。公报说,法国谴责以色列蓄意向联黎部队开火,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必须立即停止,以色列必须作出解释。
英国政府发言人11日表示,英国对袭击感到“震惊”,呼吁以方立即停火。波兰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瓦迪斯瓦夫·科西尼亚克-卡梅什也强烈谴责以军对联黎部队实施“不可接受的袭击”。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11日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通电话,讨论以色列在黎巴嫩军事行动等问题。根据美国防部通话纪要,奥斯汀在通话中强调以军在行动中应保证联黎部队安全,并敦促协调努力,尽早实现由军事行动向外交谈判转变。
欧洲人道主义援助不断
另据中新网报道,面对严峻形势,欧盟9日宣布开通“空中走廊”,将组织数架飞机向黎巴嫩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据欧盟委员会当日发布的公告,欧盟“空中走廊”现有3架航班,将从阿联酋迪拜和意大利布林迪西出发,向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运送卫生用品、毛毯、应急住所等物资。首架航班拟于10月11日飞抵贝鲁特。
公告称,除开通“空中走廊”,欧盟委员会正在通过负担运费等方式,动员成员国向黎巴嫩提供援助。自上周以来,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波兰、斯洛伐克等国已向黎巴嫩运送药品、医疗用品等救援物资,后续由希腊提供的救援物资也将运抵黎巴嫩。
公告表示,欧盟将调动所有应急力量,全力支持受冲突影响的黎巴嫩民众。欧盟委员会应急响应协调中心将与欧盟成员国和人道合作伙伴密切协调,向黎巴嫩提供更多援助。
欧盟已于9月29日向黎巴嫩追加10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10月3日再向黎巴嫩追加3000万欧元援助。欧盟委员会表示,计入近两轮紧急援助,今年欧盟对黎巴嫩的援助总额增至1.04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