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十访中东再无果 联大决议要求以停止非法占领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日至19日访问埃及。这是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布林肯第十次访问中东,也是他首次把以色列排除在中东行程之外。分析人士指出,布林肯此行正值黎巴嫩发生传呼和对讲设备爆炸事件、中东形势持续升级之际,其目的是争取埃及在加沙停火谈判上的支持,但并未达成所期成果。另外,布林肯未去以色列也反映出谈判陷入僵局的现实。
加沙停火协议仍悬而未决
香港中通社报道,正在埃及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18日与埃及外交和移民部长阿卜杜勒阿提在开罗举行联合记者会。阿卜杜勒阿提重申,埃及不接受对拉法口岸巴勒斯坦一侧去年10月7日前实施的运行规则作出任何改变。
在联合记者会上,阿卜杜勒阿提表示,埃及拒绝在拉法口岸巴勒斯坦一侧和“费城走廊”部署任何军事力量。
阿卜杜勒阿提和布林肯在记者会上强调,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是确保地区稳定的最佳手段,有关停火协议仍有一些重要问题悬而未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治意愿。
同一天,埃及总统塞西会见布林肯,双方就推进加沙停火谈判交换意见。
双方一致认为,“两国方案”仍是实现地区持久和平与安全的途径。双方在会谈中还讨论了如何加强埃及、卡塔尔和美国在推进加沙停火谈判、交换被扣押人员以及运送人道主义援助方面的合作问题。
塞西表示,埃及反对地区冲突升级和扩大冲突范围,呼吁有关各方承担责任。他重申埃及支持黎巴嫩维护安全、稳定和主权。
自去年10月以哈冲突爆发以来,这已是布林肯第十次访问中东地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16日表示,布林肯将飞往开罗,讨论加沙停火谈判以及更广泛的地区安全问题。米勒表示,美国目前仍在与调解人合作制定一项新提案。本月初,美国称加沙停火协议谈成90%,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后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停火协议“并未接近达成”。
另外,沙特王储穆罕默德18日表示,只要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没有建国,沙特就不会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精力被分散
新华社报道,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高官频繁到访中东,仅布林肯就进行了十次中东之行,但都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在巴以问题上始终“拉偏架”,偏袒以色列,并不断军援以色列,致使停火谈判久拖不决。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拜登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关注度有所降低。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摩西·达扬中东和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哈雷尔·霍雷夫表示,布林肯此访试图提出让巴以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他频繁访问埃及,主要是因为埃及在当前巴以冲突中扮演了调解人的角色,布林肯将其视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国家。有分析指出,埃及没有在“费城走廊”等关键问题上改变立场,布林肯此访的主要目的落空。
有美国媒体披露,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私下表示,“不管压力多大”,都不会满足哈马斯对“费城走廊”的要求。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埃亚勒·齐塞尔表示,尽管美国对以色列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在军事援助和资金支持方面,但美国并未对以色列施加强制性干预。此外,美国目前正忙于国内选举事务,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处理此类国际问题,拜登政府还担心对以色列施压可能对民主党选情产生负面影响。
在埃及赫勒万大学政治学教授马吉德·布特罗斯看来,拜登政府目前专注于为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拉票,“这导致华盛顿现阶段对以色列的影响力大大降低”。
山东师范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赵北平指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利益。只要美国只顾一己私利,斡旋就很难成功。
联大决议要求以停止非法占领
中新社报道,联合国大会18日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一份决议,要求以色列在未来12个月内结束对巴勒斯坦领土的非法占领。
该决议的草案由巴勒斯坦提出,这是巴勒斯坦国作为联合国观察员首次在联大提出决议草案。在当天的联大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上,该草案以124票赞成、43票弃权和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获得通过。美国、以色列等投了反对票,中国等投了赞成票。
该决议要求以色列毫不拖延地履行国际法规定的所有法律义务,撤出所有军事部队,终止定居点活动、隔离墙等非法政策和做法,归还土地和其他不动产,允许在占领期间流离失所的所有巴勒斯坦人返回原居住地,赔偿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内所有有关自然人和法人造成的损害,不阻碍巴勒斯坦人民在整个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行使自决权等。
该决议还促请所有国家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不承认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非法存在所造成的状况具有合法性,不为维持以色列在被占领土的非法存在所造成的状况提供援助或协助,不与以色列进行涉及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或其部分领土的经济或贸易往来等。
本次恢复召开的关于巴以冲突的联大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有近100个国家的代表发言。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强调,巴勒斯坦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勒斯坦人民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追求其不可剥夺的权利,就像全世界所有其他寻求自决的公民一样。
德国政府否认暂停批准向以色列出口武器
多家媒体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因面临法律挑战,德国政府已暂停批准向以色列出口武器。不过,德国政府18日出面否认这一说法。
路透社18日援引德国政府高官的话报道,因在法律和政治层面受到压力,德国经济部已暂停批准向以色列出口武器。该部门先前分别被国际法院和欧洲宪法与人权中心起诉,原因是涉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根据德国经济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德国批准向以色列出口的武器装备总额达3.265亿欧元,是2022年的10倍。而根据该部门在回答议会质询时所提供的数据,今年批准对以武器装备出口额有所下降。今年1月至8月21日,对以出口武器装备总额约为1450万欧元,其中只有约3.2万欧元属于作战武器。
德国政府发言人18日在一份声明中回应称:“德国没有抵制向以色列出口武器。”德国经济部一名发言人在接受德国《图片报》采访时也作出相同表态,称“德国从未暂停批准向以色列出口武器的许可,以后也不会”。
今年6月,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表示德国从未停止对以色列提供武器,而是“单事单议”。
出于国际人道主义考虑,一些国家近期暂停对以色列部分武器出口。英国本月初暂停了对以色列全部350项武器出口许可中的30项。2月,荷兰一家法院下令政府停止向以色列出口F-35战斗机的零部件,原因是担忧以色列将该型号战斗机用于袭击加沙地带平民目标。
以色列最大盟友美国今年也一度暂停向以色列提供大威力炸弹,担忧以方用于轰炸加沙地带平民,但最终“开了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