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兴奋剂丑闻愈演愈烈 法专家:美运动员药物滥用时间久、程度深

发布日期:2024-08-18 08:43:17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2024年巴黎奥运会已经落幕,但美国兴奋剂丑闻却在愈演愈烈。对此,欧洲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观点,有法国专家指出,美国运动员的药物滥用时间久、程度深。

2024年巴黎奥运会已经落幕,但美国兴奋剂丑闻却愈演愈烈。有媒体披露,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多年来一直允许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参赛。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也已发表声明,称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操作明显违规。对此,欧洲各界人士也纷纷发表观点,有法国专家指出,美国运动员的药物滥用时间久、程度深。

美国多名违禁运动员被指不受处罚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美国田径选手埃里扬·奈顿在兴奋剂检查中被发现阳性,但仍获准参加了巴黎奥运会。今年3月26日,奈顿在兴奋剂赛外检查中被发现类固醇(群勃龙)阳性。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宣称奈顿的阳性结果是由运动员食用了受污染的肉类引起的,决定不对其实施禁赛处罚,并允许他代表美国参加巴黎奥运会。

在巴黎奥运会田径男子200米决赛中,奈顿名列第四。赛后,奈顿没有在混合采访区接受记者采访就匆匆离开。根据AIU官网记录,对奈顿的上诉时间是8月8日,也就是200米决赛的当天。8月14日,AIU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该机构已就奈顿案件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诉。

奈顿并非个案,美国多名违禁运动员被指不受处罚,可继续参赛。有统计显示,美国官员在1988年至2000年期间曾隐瞒了一百多次本国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结果。

中国日报网报道,今年4月,美国田径选手阿尔德里奇·拜利赛外检查呈雄激素受体调节剂奥司他林阳性,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认定是由于运动员使用的氯丁橡胶大腿压缩袖受到了污染。相关事实表明,奥司他林并不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质。

巴黎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队选手怪异的脸色也引发了兴奋剂质疑,网友将其戏称为“紫薯脸”。有意思的是,面对外界的质疑,美国媒体的做法是“掩耳盗铃”,特意调色,把运动员的“紫薯脸”P白了。

美反兴奋剂机构“违规”细节遭曝光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近日透露,他们至少已掌握三起严重违反反兴奋剂规则的美国运动员多年来被允许继续比赛的案例。美国调查记者更是披露,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让违规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充当“线人”,以此为条件允许这些运动员继续参赛。

近日,美国独立调查记者本·诺顿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详细介绍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违规”操作的细节。据他透露,美国招募违禁运动员作为“线人”的目的之一就是监视他国运动员,为竞争对手制造麻烦,将国际体育赛事政治化。他说,美国反兴奋剂机构采用双重标准的行径“极具讽刺意味”。

诺顿表示,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声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组织,这有些误导。实际上,它由美国政府资助,并由美国国会监督。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已经将美国提交给了一个国际审查委员会。他认为,这意味着美国可能会被禁止在2028年举办洛杉矶奥运会。“美国还计划在2034年举办冬季奥运会。因此,我们将拭目以待这些程序的进展。”

2020年,美国国会通过《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该法出台意味着美国几乎对包含奥运会在内的所有重大国际赛事中的兴奋剂欺诈行为享有司法管辖权。因此,国际体坛担心,该法案可能会导致过度干预、影响全球体育治理的力量平衡。

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援引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主席维托尔德·班卡的话称,如果其他国家效仿美国,颁布类似的立法,可能会导致全球反兴奋剂运动陷入混乱。

欧洲各界如何评价美国兴奋剂丑闻?

在美国兴奋剂丑闻发酵之际,欧洲各界人士纷纷发表看法。从事反兴奋剂工作超过半个世纪、出版了大量相关著作的法国知名体育医师让·皮埃尔·德蒙德纳德表示,美国运动员的药物滥用由来已久,在上个世纪情况最严重的时候,许多美国运动员都大量服用兴奋剂。

德蒙德纳德还举例说,1988年,卡尔·刘易斯在汉城奥运会前被检测出阳性三次,但没有受到处罚,他给出了借口,说是“无意中服用了这个产品”。“美国人掩盖了这件事,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而在法国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院体育与地缘政治研究所主任吕卡·欧班看来,西方国家将非西方国家运动员取得的突破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因此对这些成绩提出质疑,暴露出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存在的一种普遍偏见。

意大利媒体人法佐罗则强调了美国的“双标”,称美国一个特别错误的做法就是双重标准,就是规则适用于所有人,但不适用于美国。“在经贸领域、军事领域以及体育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双标。”

西班牙“知华讲堂”名誉主席马塞洛·穆尼奥斯在接受北京“国际在线”记者采访时直言,有证据表明,从很多年前美国代表团就开始使用兴奋剂,而不仅仅是这一届奥运会。他认为,美国这样的态度和行径有损国际体育运动,破坏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反映出了美国的虚伪,“他们为什么不以要求其他国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