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百岁老人”生活指南
89岁的李根厚在韩国是深受喜爱的畅销书作家。他的第十部作品《活到100岁也会很快乐》旨在为现在65岁到79岁的“未来百岁老人”们打造一本生活指南。
老龄化对所有社会都是一项挑战。一本韩国畅销书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切。
《卫报》报道,李根厚出生于1935年,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占领韩国时期。他从小以为自己是日本人,接受的是“极端的战时教育”。“我被教导要对对手怀有极大的仇恨,却并不真正了解发生了什么。”1945年韩国解放时,李根厚大约10岁,他经历了一场身份危机:“我了解到这些年背后的所有真相,我必须非常努力地克服自己的偏见。”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李根厚在梨花女子大学任教长达50余年,在韩国精神保健领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将开放式病房系统和心理剧疗法引入韩国精神病院的人,还曾担任韩国神经精神病协会会长。
步入暮年的他出人意料地成为在韩国深受喜爱的畅销书作家。2013年,李根厚的散文集《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因其温和幽默与睿智而大受欢迎。如今,89岁高龄的李根厚迎来了自己的第10部作品,也是其作品的首个英文译本,书名引人注目——《活到100岁也会很快乐》。
在新作中,李根厚将笔触转向了经常被忽视的老龄化价值。他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包括寻找美好生活、学会宽恕、坚持不懈(但也要知道何时放弃)、直面不安全感,敞开心扉享受每天的简单快乐。这本书试图告诉读者,人生是一个值得读到最后一页的故事。
“我们大致将人生分为5个阶段: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李根厚在书中写道,“出于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每次向下一个人生阶段的过渡都会带来焦虑和痛苦。因此,我们为这些阶段设立了所谓的‘过渡仪式’,用以宣告自己的角色转变,并接受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焦虑。过去,18岁成人礼、婚礼和葬礼是主要的过渡仪式,但如今,大学入学或工作入职也可能成为举办仪式的契机。”
李根厚随即指出,仔细想想,他却实在想不出有“成为老年人”的过渡仪式。以前,韩国人认为60岁生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会大办仪式,但现在已经改到70岁生日才会大办。即使举办仪式,也往往是相当安静、低调的活动。“这些变化让我们很难确定现在应该把什么年龄视为‘老年’,”他写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演变,这让我产生了一些认知上的偏差。”
左图为《活到100岁也会很快乐》,右图为本书作者李根厚。(图片来源:企鹅兰登书屋/罗沃特出版社)
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曾这样描写一位19世纪的老人:“他的人生旅途已经接近终点,目前不过是略事歇息,等待着那永久的安眠。”《卫报》指出,李根厚的书籍旨在伴随人们渡过“永久安眠”之前这段“略事歇息”的时光,即65岁到79岁之间的岁月。李根厚自己非常乐观地将这个年龄段称为“中年”。
不过《卫报》书评认为,他的忠告略显单薄。难道真的有读者需要在经历过疫情时代之后被告知“孤独是快乐生活的敌人”吗?或者“养育子女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没有养育手册”?
该书评称,书中大部分篇幅是类似这样的老生常谈。李根厚表示,与其认为幸福是一件大事,希望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实现,“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他在书中强调要“活在当下”,并指出大多数人的生活“是由平凡的日子组成的,而不是由难忘的喜悦或极端的悲伤组成的”,因此要在平凡中寻找乐趣,而不是在平淡的日子里“找茬”。
《卫报》称,对于西方读者来说,这本书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可能就是它的文化距离。对于看够了莎士比亚《人生的7个阶段》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不过,跳过这些空洞的说教,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思考。在一个比较感人的片段中,李根厚讲述了他对父亲迟来的欣赏之情。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认为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严厉管教者,但后来他才知道,父亲曾是1919年呼吁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三一运动”中的学生领袖。
李根厚还回顾了自己当军医时的经历,他对批准征召一名明显是“重病号”的年轻人入伍感到后悔。当时,李根厚认为这是一个“装病”逃避征兵的人。《卫报》称,要做到这样的坦诚并不容易,而且李根厚的态度不卑不亢。
尽管如此,《卫报》认为,他大量的“乐观言辞”会让一些读者感到厌烦。“现在是我的黄金时代。”他写道。在书的一开头,他表示自己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也了解到,他住在首尔高档住宅区古吉洞的一栋四层别墅里,所以他的建议难免有“何不食肉糜”的嫌疑。《卫报》最后称,李根厚的这本书对于目前这批安享晚年的未来百岁老人来说可能是一本有用的指南,但它也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