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加速增长计划” 巴西拟创造更多基建投资价值
作为金砖国家中按字母顺序排在第一位的国家,巴西无疑是全球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卢拉再次就任巴西总统后,希望能够以其在上一任期被证明有效的做法再次重振巴西经济。从名字上,此次卢拉政府推出的“加速增长计划”(PAC)与2007年其第二个任期时的基础设施计划一样,而当时卢拉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推动基础设施、普通住宅和高速公路等投资,并简化融资流程和要求。
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是增强经济体活力和发展动力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够通过投资拉动生产和消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还为巴西参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合作创造更多条件。这些年来,国际贸易支撑巴西有效发挥自身作用。为了支持出口,国内产能和交通运输的稳定可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下,巴西企业有能力及时适应外部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保障其自身资源的有效使用,并利用外部市场要素满足国内多元化市场需求。
卢拉总统预计将在巴西各州投资总计1.7万亿雷亚尔(合计3474.7亿美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并将环境议程和其竞选承诺作为优先关注目标。为了尽快将相关计划转变为事实上的行动,巴西各州可能需要就投资计划提交预算,并在短期内向国会提交预算编制说明。除了一些正在执行中缺少足够资金支持的项目之外,基于详细分析的方案编制时间并不充分,可能为后续的项目执行带来不小挑战。从资金来源上,PAC将采取公私合营方式,巴西政府投资额约为总金额的五分之一,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国有企业注资也约为五分之一,其余资金将来自于市场。
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表现指数》对各国进行综合评定,覆盖海关、基础设施、国际船运、物流能力和质量、及时性和跟踪性等6个指标。按照2023年的报告,物流表现最好的新加坡得分4.3分,巴西得分3.2分,排在第51位。与此对比,金砖国家中,中国排在第20位(3.7分),南非第24位(3.7分),印度第37位(3.4分),俄罗斯第95位(2.6分)。作为贸易大国,巴西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巴西的主要运输方式为货车运输,物流成本很高。巴西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高达12.7%。根据世行报告,巴西国内物流的瓶颈导致的出口成本增加最多可达7%。为此,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是巴西充分用好自身资源的重点路径。上届巴西政府着力推动私有化,以拉美地区最大也是最繁忙的桑托斯港务局(SPA)的私有化为标志,希望能够吸引外资、提升和优化港口活动,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卢拉政府对此做法似乎并不认同,PAC计划实施后,物流基础设施的私有化进程可能发生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对PAC计划的有效实施及其执行中可能出现的负面问题也不无担忧。上次PAC计划就曾经导致一系列的寻租问题,也有一些项目因为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持续推进而中途而废,影响了社会民众的判断和预期。不少基础设施项目需要长期而稳定的投入,甚至在项目建成后还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才会逐渐实现收支平衡,而巴西在过去十年的相对较慢增长使得基础设施投资的可持续性受到怀疑。尽管各州在提出项目诉求后由巴西中央政府进行统筹,但在项目建设的责权利等诸方面的两级政府间的相互平衡与合理分担需要有效界定,而不同州之间的基础设施项目既需要考虑多样性又要顾及互联互通和标准化,对参与公司和人力资源等都将提出不低的要求。巴西本土一些传统能源的主要参与方在发展新能源上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进而在推动巴西能源系统转型升级上可能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作为世界银行物流表现得分与巴西接近的拉美大国,阿根廷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阿根廷不仅希望改善其国内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希望能够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而加强跨境协同,减少资源要素跨境配置的成本。国际协同在提高基础设施项目与发展环境的相互适应能力、减少局限与风险冲击等方面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