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回应“密件门”诉讼:“荒谬且毫无根据”

发布日期:2023-06-12 07:35:06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受访时表示,即使他最终因机密文件案被定罪,也不会退出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活动。

在因“密件门”被起诉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10日首次公开露面。他加大火力对美国司法部“开炮”,指责检察官存在“政治动机”,目的是阻止他入主白宫。特朗普重申自己没有任何不当行为,并发誓要在2024年对抗“腐败的政治体制”,将“把拜登从白宫驱逐出去”。

特朗普:即使定罪仍能选总统

路透社报道,特朗普10日在佐治亚州共和党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谈及最新的联邦指控,他指责美国总统拜登“精心策划了这些指控”,目的是破坏他的总统竞选活动,并转移人们对美国国会有关拜登儿子调查的注意力。

特朗普向出席活动的美国官员表示,“拜登政府已经被‘武器化’的‘不法部’,对我提起荒谬且毫无根据的起诉,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可怕的滥用权力行为之一。”他声称,“这种残酷的迫害是对正义的嘲弄。”

路透社指出,特朗普的说法目前尚无证据支持。美国司法部坚称,所有调查决定都是在没有考虑党派政治的情况下做出的。此外,拜登表示,他不会参与有关特朗普的调查。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特朗普10日在飞机上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即使他最终被判有罪,也会继续竞选美国总统。

“我永远不会离开。”特朗普如此说道。“如果我要离开,在2016年最初的竞选之前我就会离开了。”报道称,若特朗普身处监狱或成为被定罪的重罪犯,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上并没有禁止他竞选美国总统。不过,特朗普预计他不会被定罪,并表示不打算接受认罪协议,但他保留了可能会得到一些“损害赔偿”的可能性。

此外,特朗普回避了如果他在2024年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就会赦免自己的可能性。特朗普说:“我认为我永远都不会这么做。我没做错什么。”

报道还称,尽管特朗普表示自起诉书发布以来,竞选筹款大幅增加,但也承认这是一种不受欢迎的事态发展。他说,“我不在乎我的民调数字是否上升了很多。我不想被起诉。我以前从来没有被起诉过……现在每两个月就被起诉一次。这被政治化了。”

美媒称罪名叠加刑期最高达100年

香港中通社报道,当地时间9日,美国司法部针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其前军事助手沃尔特·诺塔处理机密文件不当的联邦起诉书启封,显示特朗普受到37项联邦指控。

起诉书称,特朗普和诺塔均面临串谋妨碍司法公正的指控。特朗普被控37项罪名,包括共31项故意保留国防信息的罪名。他还被控串谋妨碍司法公正、扣留文件或记录、腐败地隐藏文件或记录、在联邦调查中隐藏文件、隐瞒计划,以及一项虚假陈述和表述罪。

8日,一个联邦大陪审团就不当处理机密文件的行为对特朗普提出指控。9日启封的起诉书称,特朗普卸任美国总统后,海湖庄园“不是存储、拥有、审查、展示或讨论机密文件的授权地点”。但是,他将装有机密文件的箱子存放在海湖庄园俱乐部的不同地点。起诉书中还就此披露了一些照片。”

美媒称,若全部罪名成立,这位前总统最高可能“坐100年牢”。

拜登团队:无可奉告

政治分析网站“FiveThirtyEight”的调查显示,特朗普近期大选民调平均落后拜登2%左右。尽管民主党民调略微领先,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2016年正是在总票数实际落后希拉里2%多的情况下,因选举人票机制而胜出的。

特朗普2024年大选共和党初选的头号对手德桑蒂斯谴责民主党“武器化国家机构”,指出希拉里至今未因“邮件门”而遭到任何法律后果,称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特朗普的大多初选对手也抨击了司法部的做法。共和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也表示,美国当前“不是人人享有平等的待遇”。不过,与特朗普关系较紧张的共和党参议院领导人麦康奈尔尚未就此置评。

白宫副新闻发言人奥利维亚·道尔顿9日称拜登“尊重法治”、“尊重司法部的独立性”,提出媒体应向司法部了解相关情况。此外,就相关提问,她共说了十次“我们不会做评价”。

拜登8日早些时候也表示,自己“从未向司法部提议,他们是否应就任何案件进行起诉”。此外,拜登没有再进行其他评价。《纽约时报》9日报道称,整个拜登团队都在坚决恪守“无可奉告”的策略,以示自己与此事毫无关系,同时避免给特朗普等人提供更多攻击自己的“口实”。

与拜登一样,民主党就此置评的官员较少,评论的大多也较为谨慎,仅简单地称“没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真相依然重要”。不过,也有新晋议员,如贾马尔·鲍曼呼吁“禁止特朗普竞选”。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许多美国的盟国也未就此置评,不过他们暗地里担心美国的政治稳定。据报道,有些人的担心主要针对特朗普与特朗普所代表的政治运动,认为他们的西方价值观“信念”较为薄弱。其他人则担心此案对美国的制度性影响。

韩国庆熙大学未来文明院教授安秉镇表示,美国现在的挑战是避免韩国式“前总统无好下场”的“政治报复轮回”,称美国有可能“衰落为一个政治上的欠发达国家”。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