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引投资促就业,印尼批准在巴淡市成立两个新经济特区
印度尼西亚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赞同廖内群岛省巴淡市成立两个新经济特区,即农萨数字工业园(Nongsa Digital Park)和巴淡航空技术(Batam Aero Technic)维修和大修(MRO)工业园。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卡(Airlangga Hartarto)兼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主席上周五在雅加达称:“因为符合条件,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同意开发成经济特区。”
艾尔朗卡续说,印尼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将向总统推荐,为这两个经济特区颁布政府条例奠定法律依据。他希望,这已符合开发新两个经济特区的条件,可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印尼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要求两个新经济特区不超过三年的时间内运营。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每年将对经济特区发展进行评估。
印尼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秘书艾诺(Enoh Suharto Pranoto)解释,农萨数字工业园经济特区总面积166.45公顷,投资总额达16兆盾。其细节是经济特区内建设投资1.09兆盾,以及租户投资14.90兆盾。可吸纳劳动力多达1万6500人。
农萨数字工业园经济特区的提案人是Citra Agramasinti Nusantara公司(Citramas集团)旗下的Taman Resor Internet(Tamarin)公司。
该集团在从事旅游业、创意产业和信息技术(IT),以及开发工业园区有丰富经验。
农萨数字工业园准备开发成经济特区的原因是因为土地所有权明确,土地的征用也符合2011年第87号总统条例的规定。
准备进驻农萨数字工业园经济特区的投资者其中是Kinema公司(TI Apple Academy),以及数据中心潜在投资者Nexus公司(D-Town Commercial Center)。
第一阶段开发的土地总面积91.11公顷,已建有码头、度假村、电影制片厂、信息技术办公室和高尔夫球场。
这个经济特区有望成为国际级信息技术公司进入印尼的口岸,以及成为印尼信息技术通往新加坡和国外的数字桥梁枢纽。
经济特区将使印尼在数字业务中可节省的外汇每年达20兆盾至30兆盾,大部分来自数据中心和国际教育部门。
“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转让,让农萨数字工业园经济特区可成为信息技术培育中心,把年轻人力资源变成高科技企业家,”艾诺说。投资者在这个经济特区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连接,因为装有了7条海底光纤电缆,来支持数据中心和动画产业的发展。“进一步,Batam Aero Technic MRO经济特区,土地总面积30公顷,主要业务是供飞机保养、维修和大修服务。”
这个经济特区的投资价值达6.2兆盾,直至2030年可吸纳劳动力总数达9976人。
Batam Aero Technic MRO经济特区提案人是Batam Teknik公司。这家公司自2014年开始运营,成为廖内群岛省巴淡市Hang Nadim国际机场的飞机保养、维修和大修服务提供商。
这一向以来,Batam Teknik公司为狮子航空集团(Lion Air Group)飞机队提供保养、维修和大修服务。
Batam Aero Technic MRO经济特区有潜力为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队提供MRO服务,可节省的外汇占国内航空公司MRO每年达26兆盾的65%至70%。
在中期期间,至2025年,MRO经济特区有望能够抓紧亚太市场1.2万架飞机的机遇,商业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