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汽车工业稳步发展
《青年非洲》2017年57期文章,德国莱尼集团(Leoni)5月8日在布兹尼卡(Bouznika)设立新厂,预计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莱尼集团副总裁称,摩洛哥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兼具本地市场和出口市场的优势,因此这个决定是独一无二的。至此,莱尼在摩共有3座工厂,约6500名员工,预计5年内员工将增至11000名。除德国莱尼外,美国李尔、伟世通、德尔福,日本电装、住友、矢琦,法国佛吉亚、彼欧、法雷奥、圣戈班等,以及韩国和西班牙的公司均在摩汽车行业进行投资。摩每年新建10余家相关工厂,主要集中在丹吉尔和卡萨布兰卡,另外还有盖尼特拉和梅克内斯。
2016年,摩生产汽车约34.5万辆,营业额60亿欧元,其中85%的营业额来自国外。汽车业目前已成为摩第一大出口行业。摩仅次于南非,成为非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然而相比摩汽车工业2016年的良好表现,南非2016年生产汽车约59.9万辆,较2015年下降2.7%。 雷诺在丹吉尔的工厂2012年投产后,年产量40万辆车,标志雪铁龙(PSA)在盖尼特拉的工厂2019年投产,初期年产量9万辆车,将逐步增至20万辆。预计5年后,摩汽车年产量将达65万辆。同时,根据PSA2015年与摩签署的合作协议,PSA的工厂投产之后,汽车本土化生产率将达到65%,且最重要的是,发动机将在本地生产。雷诺公司2016年4月也做出承诺,到2023年,本地化生产率(除发动机)达到65%,并且每年进行30亿欧元的采购,这一金额是2015年的3倍以上。但是,目前摩汽车本地化生产率不到40%。在提高本地化生产方面,摩面临的挑战包括轮胎、轮圈、机械装置等零部件产业欠缺,本国资金对汽车行业投资不足等。
中国企业将在摩汽车工业发展中担任什么角色还未知。仅了解到PSA在盖尼特拉的工厂使用和东风开发的通用模块化平台(CMP)生产小型家庭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