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调查发现中国在移动商务方面发展领先美、英
据路透社11月11日报道,国际会计咨询机构毕马威(KPMG)周五发布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移动商务发展强劲迅速,并领先美国和英国。
据毕马威最新年度的《中国网购消费者调查》报告,在2560名中国受访者中,有90.4%的人在过去12个月里曾使用智能手机在网上至少进行一项购物,这比美国(74%)和英国(74.6%)等其他市场的比例高出许多,也遥遥领先于69.9%的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消费者主导着全球向移动商务的转型。近四分之一的中国消费者喜欢使用手机进行网上购物,而美国和全球的比例分别只有5.2%和8.5%。
毕马威中国消费市场主管合伙人钱亦馨称,“网上和移动业务的急速增长显示出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求知欲强、更愿意消费及热衷于接触更多种类的产品。”
该项调查由毕马威国际委托Intuit Research进行,主要针对全球消费者目前和未来在网上购物的行为和偏好,并收到总共18,340份合资格的回复,受访者来自超过56个国家,他们每个人在过去12个月里至少在网上进行了一次网购。
调查指出,推动中国移动商务增长的其中一个动力是消费者对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有高度的信心。另外,移动商务正使中国的消费者购物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特别是对居住在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或者只有较少机会接触实体店。
虽然桌面电脑和手提电脑仍然是最常使用的购物装备,但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使用激增,预计移动商务会成为许多消费者贯穿整个购物流程所喜爱的媒介,包括初期的产品搜寻、购买和最后支付,以及产品检视等环节。
调查注意到,中国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任何时间这么做(58.6%),比较价格(52.3%)和确保更优惠的交易(41.6%)。逾三分之一的受访者特别强调他们不必去实体店的方便之处。此外,调查还发现,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受访者说,支付方式的选择是他们决定选哪一家公司或网站进行网上购物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银行信用卡和支付宝在不久将来仍将是人们所喜欢的支付方式,而短信平台提供的其他支付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流行。所有主要市场的消费者均希望在来年能减少用现金支付的次数。在中国,仅9.7%的调查受访者希望在今后12个月里使用现金,今年这个数字是22.1%。与此同时,鉴于中国消费者频频在网上搜寻和购买产品,并光顾实体商店,各个公司越来越认识到必须重视线上和线下的平台,并建立一个综合的全通路购物经验。
近三分之一中国消费者说他们是在实体店看到产品后才在网上进行购物,2015年这个比例是24%;而42.6%的受访者说他们在网上商店看到产品便触动了他们在网上采购的欲望,这个比例比一年前的19%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