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杀到 法国疫情面临反弹

发布日期:2023-01-04 11:47:28来源:欧时大参作者:夏洛特编译
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在美国已成为头号流行株;尽管法国暂时仅检测到15例,但有专家认为,XBB.1.5在法国引发新一波疫情只差迟早。

据法媒《巴黎人报》1月3日报道,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在美国已成为头号流行株;尽管法国暂时仅检测到15例,但有专家认为,XBB.1.5在法国引发新一波疫情只差迟早。法媒认为,多国恢复针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临时防疫措施意义已不大。

XBB.1.5:传播性超强 致病性“不变”

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自“诞生”一年多以来,已进化出多个亚型,自成一大家族谱系。XBB.1.5是XBB亚型的新生子系毒株。如所有以“X”开头毒株一样,它也是由两种已知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通过基因重配演变出来的(具体来说,是BJ.1和BM.1.1.1的混合体)。

据悉,XBB变异株于去年8月首次被发现,几个星期以来,它和“小弟”XBB.1在亚洲快速蔓延,尤其在新加坡。而“小小弟”XBB.1.5则在美国“攻城略地”,短短时间已取代了同为奥密克戎家族的BQ.1及BQ.1.1的主导地位。BQ.1自去年11月中开始在美国占据主导,BQ.1.1又被称为“地狱犬”,去年底开始在日本肆虐。

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统计,上周该国由XBB.1.5引起的新冠病例比前一周几乎翻了一倍,从占21.7%增加到41%。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生物进化专家Samuel Alizon表示,“这是第一次有基因重配变异体在西方国家如此迅猛占据优势。”

目前研究显示,XBB.1.5比奥密克戎BQ.1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大,使得新冠疫苗的效力降低。《巴黎人报》引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曹云龙的推文指出,与其“长辈”XBB和XBB.1相比,XBB.1.5更易与宿主细胞的受体ACE2结合,也就是说,传染性变得更强。

与此同时,报道也指出,“没有任何数据”表明,XBB.1.5致病性比其他奥密克戎毒株更强,“直至现在,所有属于该同一谱系的毒株,所能引起重症的风险基本一样”;但由于接种疫苗或感染后人体免疫力的变化,“很难”就此计算出统一的概率。

专家:法国“肯定”会有新一波疫情

XBB.1.5已经出现在法国但传播水平暂时“很低”,从去年11月底至今,主导的仍是BQ.1及其子系株BQ.1.1。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基因研究小组负责人Etienne Simon-Lorière称,至今测序所得的XBB.1.5仅有15例。他觉得以现在仅有的病例,很难做出预测,因为“该毒株需要足够多的成功感染,才能与其他流行株抗衡”。

在CNRS生物进化专家Samuel Alizon看来,该变异株在法国蔓延是“肯定”会出现的,“问题只在于它引发的新一波疫情能有多大规模”。他强调,未来取决于人们的“交叉免疫力”——接种覆盖范围和大家采取的防疫措施等。他举例说,近期刚感染过BQ.1.1的康复者,在接下来数月内再感染XBB亚型毒株的几率有多大?尽管医学界对此仍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近一个月来医院接收病例又重新飙升。

“针对自中国入境旅客措施意义不大”

法新社3日的报道称,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日前恢复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临时防疫限制措施,但如今看来,边境管制或许“意义不大”,因为新变异毒株XBB.1.5已在美国疯狂传播。

3日,最先宣布对自中国入境旅客检测的欧洲国家意大利表示,“拉响的警报可以暂时取消”。英国也在同一天宣布,自中国入境旅客检测即使呈阳性,也不需隔离。

法新社报道,中国外交部表示,部分国家采取仅针对中国的入境限制措施,缺乏科学依据,并将针对不同情况,本着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