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首访 中东三国“签单行”
5月13日至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先后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的一次重要外访。分析认为,尽管此次访问正值地区局势持续紧张之际,但特朗普此行的重点预计将是促成一批经贸和军购“大单”,在美国国内凸显“特朗普外交”的成果。
美国、沙特政商高层齐聚投资论坛
美国总统首次出访的地点,往往被视为外交政策优先次序的风向标。2017年5月,特朗普打破现代美国总统惯例,没有首先造访加拿大、墨西哥或欧洲,而是选择石油资源丰富的沙特阿拉伯作为其首个任期的首次外访地点。在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再次出访海湾地区,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参考消息》报道,特朗普计划于13日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与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14日在沙特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举行峰会,随后访问卡塔尔和阿联酋,会晤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
财联社报道,贝莱德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花旗集团的简·弗雷泽,以及一些美国科技公司的高层随同特朗普访问沙特。按计划他们在13日的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发言。此次活动是在特朗普抵达沙特的当天举行。
会议涵盖能源、人工智能AI、先进制造和金融等议题。白宫AI和加密货币负责人大卫·萨克斯将出席,出席会议的当地知名人士包括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以及沙特的能源、投资和财政大臣。
白宫:美国与中东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舆论指出,中东行是特朗普任内首次“真正外访”。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虽然在4月为出席教皇方济各的葬礼前往罗马,并在当地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但当时停留时间仅14个小时。
此次访问也将与8年前“特朗普1.0时期”的首访相呼应。当时,首次执政的特朗普就将沙特作为首个出访目的地。舆论指出,特朗普没有沿袭美国历任总统的惯例,访问英国等传统盟友或加拿大等邻国,而是再次选择中东国家,凸显了中东在其外交版图中的战略价值。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近日就特朗普此行强调:“美国与中东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延续了其“经济利益优先”的特色,在外访目的地的选择上实行“价高者得”。
在此次访问前,沙特曾提议在未来4年内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随后称希望将投资承诺“凑整”到1万亿美元。
阿联酋近日也承诺,计划在未来10年内向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能源和制造业等。
军售、航空、AI“大单”……扩大经贸合作是重头戏
分析认为,扩大经贸合作将是特朗普此行的重头戏。这将有助于特朗普在美国国内发出信号,表明他的“美国优先”议程正在取得成果。此次特朗普的中东行将促成哪些大订单?外界预计,双方可能将宣布巨额军售订单。
BBC报道,特朗普于3月公布初步行程时明确表示,与富裕的阿拉伯国家达成经济协议是首要任务。他指出,作出这项决定,是因为对方承诺,将与“为沙特阿拉伯及中东其他地区生产设备的美国企业”签订“数千亿美元”的合约。
2017年,特朗普曾夸口达成总值超过4500亿美元的协议,包括价值1100亿美元的军售合约。今次他再度造访海湾地区,声称将促成规模更庞大的交易,并希望从沙特拉伯争取高达1万亿美元的投资。
专研中东与美国事务的华盛顿分析员哈桑·穆奈姆内表示,特朗普总统此行希望展示“即时成果”。
他指出,特朗普希望这些巨额投资承诺,特别是军事合约能尽快落实,好让他能以此作为其对外贸易政策成功的证明。
上海上观新闻报道,近日,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沙特出售价值约35亿美元的军火,包括1000枚AIM-120C-8型“先进中程空空导弹”、50个配套制导系统以及其他相关设备和保障服务。
另据报道,特朗普计划在访问沙特期间,宣布一项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军售方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防务承包商也参与其中。沙特一直希望采购该公司的F-35战机,此次会否取得进展受到外界关注。
此外,美国航空领域也有望迎来大单。
据透露,卡塔尔航空正在筹备一份约100架波音宽体客机的订单,并将附带同等数量的额外加购权利。阿联酋航空也有意增购波音777X宽体客机,沙特利雅得航空则在考虑购买多达50架宽体客机。
除整机以外,特朗普访问中东期间的订单可能还包括数百台通用电气公司的航空发动机。
人工智能也将是此访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预计会谈将围绕吸引海湾国家对美国科技公司进行更多投资,以及让海湾国家获得更多美国尖端芯片展开。
近年来,阿联酋和沙特均宣布了在沙漠中打造人工智能中心,实现经济多元化的计划。有报道称,美国近日已放松对海湾国家的芯片出口管制。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名誉主席理查德·哈斯说,“本届政府已表明,其在很大程度上以经济和贸易视角而非战略或外交视角来处理国际事务,这在现代美国政府中尚属首次。”
专研海湾事务的阿曼学者阿布杜拉·巴布德教授向BBC表示,“凭借其财政储备、主权财富基金及庞大的投资潜力,海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
阿布杜拉·巴布德教授表示,特朗普深知与海湾领袖建立牢固关系,能带来可观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因为他们不仅在地区以至全球具影响力,亦有能力向美国注入大量投资。
特朗普访中东故意回避以色列?
虽然特朗普此行将把重点放在经贸领域,但正值地区局势紧张之际,地缘政治也是此行无法回避的议题。
上海上观新闻报道,一方面,加沙停火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正准备对加沙展开进一步攻势。
以色列安全内阁近日批准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计划,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以方战略重点将从“突袭”转向“占领”。以方此前称,在特朗普结束中东行之前,以色列将不会发起行动,此次访问期间将是达成停火协议的“机会窗口”。
此前,卡塔尔等地区国家在巴以冲突中扮演了关键斡旋角色,卡塔尔曾在今年1月促成以色列与哈马斯短暂停火。特朗普会否在访问期间与相关国家进行讨论,提出和平框架,为停火谈判打开大门,尚不明朗。
另一方面,美国与伊朗已围绕核问题进行多轮谈判,但谈判前景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伊朗与美国之间的第四轮会谈11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结束,尽管相关方对谈判评价较为积极,但美伊之间分歧依旧明显。美方称“红线”是“铀浓缩项目在伊朗永远不再存在”“不允许武器化”,伊方则称终止铀浓缩或者交出浓缩铀是不可能妥协的“红线”。
分析认为,目前海湾国家大都支持美伊就核问题重启谈判,但认为美方声音前后不一致,行动也缺乏协调。他们期望能通过特朗普此次访问,进一步明确美方在谈判中的立场。
此外,特朗普此次中东行并不包含以色列,也受到舆论关注。
分析认为,近期美国与以色列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多个分歧浮出水面:美国单方面宣布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以色列似乎被排除在决策之外;美国据称已放弃将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作为美国与沙特核能合作的前提条件,被以色列视为重大外交挫折;美国已不再坚持将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作为实现停火的先决条件,这一立场也与以政府相悖。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有意回避以色列,再次凸显出此次访问更希望关注国内议程,而非中东议题。但中东地区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错综复杂,巴以冲突、伊核问题等地区热点也给局势增添更多变数,特朗普此次访问最终将对局势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纽约时报》认为,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的关系显然正经历考验,中东未来局势发展部分取决于两位领导人在地缘巨变中如何弥合分歧。
“特朗普直来直往,惯于表达真实想法;内塔尼亚胡则深藏不露。”前以色列总理办公厅主任埃利·格罗纳说。
法新社报道,沙特政治和经济评论员谢哈比表示,沙特和其他波斯湾国家最希望从特朗普的访问获得的是安全保障。
谢哈比说,“波斯湾国家寻求美国对该地区稳定的安全承诺。特朗普有很多优先事项,而众所周知他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它们希望他能继续参与中东事务。”
伊朗称伊美第四轮会谈“艰难但有益”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当地时间11日表示,伊朗与美国之间的第四轮会谈当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结束,并称会谈“艰难但有益”。
中新社报道,巴加埃在社交媒体表示,本轮会谈有助于双方更好了解彼此立场,并找到解决分歧的合理和现实的方法。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消息,伊美第四轮会谈由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率领各自代表团参加,讨论的重点是伊朗核计划和解除对伊朗的制裁。报道称,阿拉格齐表示,相比前三轮会谈,本轮会谈更加直接和严肃,“我们不再泛泛而谈,而是关注细节,这自然增加了会谈的难度”。尽管如此,阿拉格齐强调会谈富有成效,称双方现在对彼此立场有了更好了解。
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方“对今天的结果感到鼓舞”,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举行下次会谈。
该官员表示,会谈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并补充道,“双方达成协议,继续推进谈判,解决技术问题。我们对当日的结果感到鼓舞,并期待着不久的将来举行的下次会谈。”
威特科夫本月8日在接受美国布赖特巴特新闻网采访时称,伊朗永远不能再有铀浓缩项目,“这是我们的红线”。据路透社消息,阿拉格齐在11日会谈后表示,铀浓缩的原则“不可谈判”。
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11日在社交媒体称,双方在当日会谈中提出了“有益且具有原创性”的想法,反映了双方希望达成一项“体面协议”的共同愿望。他表示,第五轮会谈将在双方分别向各自国家领导层汇报后举行。
伊朗与美国4月12日在马斯喀特举行了首轮间接会谈,这是自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来双方首次正式开启谈判。此后,双方分别于4月19日和26日举行了两轮间接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