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大棒”重创多边主义
近日,美国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推向新高。尽管美国一再宣称此举旨在落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竞选承诺,减少贸易逆差对美国产业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并让“美国再次伟大”,但其利用地缘与经济霸权挥舞的关税“大棒”已经对全球经济秩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与多边主义的信心。
“对等关税”不仅不是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出路,而且损害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利益,将适得其反。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对等关税”后,美国国内市场的直接反应是股市大幅下跌、利率下降、利差扩大以及美元贬值,这还只是短期效应。从长远看,关税高企将导致美国经济活力下降、失业率和通胀率上升,最终会使美国消费者的家庭支出大幅提升,生活更加窘迫。对美国的主要盟友来说,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和商业投资将受到严重损害。作为美国主要盟友和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其对美出口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5%,“对等关税”意味着欧盟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使本就受乌克兰危机拖累的欧盟经济进一步下滑。例如,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下滑的德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同时,美国的关税“大棒”不是毫无代价的,必然会引发报复性关税,而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将使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大增。例如,2025年4月9日,中国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中规定的对美关税税率进行调整,由84%提高至125%。同时表示,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完全是单边霸凌胁迫做法。同日,欧盟27个成员国投票表决通过了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的反制措施,以报复特朗普政府3月12日宣布的对欧盟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的措施。
美国单方面加征“对等关税”,本质上削弱了多边主义,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强调的非歧视与最惠国待遇原则背道而驰,对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产生严重威胁,严重损害国际贸易环境,动摇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指出,“美国对不同国家征收不同关税,公然违反WTO成员之间互不歧视的承诺。如果美国提高关税税率,超过与其他成员谈判达成的最高水平,同样违反世贸规则。”事实上,美国抛出“对等关税”政策意味着其已经退出了二战后形成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意欲构建“美国优先”的新贸易体系,重塑贸易规则。而随着美国退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何去何从将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反应,目前看,美国的大多数贸易伙伴都可能会实施反制措施,这对全球经济而言相当不乐观。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认为,美国加征关税或将导致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总体萎缩约1%,给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前景带来巨大影响。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若全球平均关税上升10%,国际贸易量可能下降15%~20%,发展中国家受损尤其严重。新南方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执行董事卡努托指出,美国这种以双边主义为导向的政策可能引发新一轮保护主义浪潮,重演20世纪30年代的贸易战和“大萧条”,冲击全球供应链,令依赖稳定预期的小型经济体遭受重大打击。各国亟需重返谈判桌,重建现代化的多边贸易体系。
美国的“对等关税”破坏全球共识,使发展中国家不再处于被保护地位。一方面,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供的公式,美国对某个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逆差占美国进口额的比例越大,加征的关税就越高,然而,10%的关税下限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这意味着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已经失去了利用关税保护本国产业成长的待遇,很难实现追赶与超越。另一方面,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风险加剧。44个最不发达国家对美国贸易逆差的贡献不到2%,提高关税只会使这些国家现有的债务危机更加严重。全球经济正处于低增长、高负债的“新常态”,美国的贸易伙伴统统遭遇关税“大棒”,自身如何发展尚不可知,更无暇顾及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这对于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以及内陆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困境更加严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希望渺茫。
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美国的关税“大棒”正在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在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4月11日深夜美国海关宣布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实施关税豁免,3天之后白宫又紧急辟谣。一连串“过山车”式的操作暴露出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单边主义的底气不足。如果继续为迎合选民进行关税保护的政治秀,势必引发贸易伙伴的进一步反制,关税战持续升级、“去美元化”加速推进、美国本土关键产业走向“脱钩断链”,而全球消费者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这场短视的保护主义政策的终端受害者。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