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破坏力为何这么强?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了吗?

发布日期:2025-03-31 08:08:14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6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缅甸此次所遇地震的破坏力缘何如此巨大?

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6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此外,毗邻缅甸的泰国、老挝多地均有强烈震感,并有不同程度人员伤亡、建筑倒塌。缅甸此次所遇地震的破坏力缘何如此巨大?

专家:缅甸地震相当于上千个原子弹爆炸

《广州日报》报道,中国科协地球物理信息科学首席传播专家陈会忠表示,缅甸地震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这次7.9级地震过后又接着出现了6.4级余震,之后还会有一些强余震,小余震更是会接连不断。

据他介绍,一般说7.9级地震和8级相当,8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1500万吨TNT当量,当初美国投放日本的原子大约1至3万吨当量,这次缅甸地震可以说相当于上千个美国投到日本的原子弹的威力。

“根据我看到的一些资料,初步计算这次地震破裂带大概有400公里,这个数据还需要重新校验,但是这说明这次地震确实相当大,当初汶川地震破裂带是300多公里。”

缅甸地震破坏力为何这么强?

新华社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气候灾害荣誉教授比尔·麦圭尔指出,这可能是70多年来缅甸的大陆区域发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级之大、震源之浅,大大增强其破坏性。“已经发生了一次相当大的余震,预计还会有更多。这将导致一些脆弱的建筑物倒塌,并使救援人员的工作更具挑战性。”

据悉,在全球地质板块中,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多个地质断裂带,在缅甸所在区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长达1200公里的实皆断裂带。这里平均每年滑动错位几厘米距离,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断层之一。

历史上,实皆断裂带曾经历多次强震,20世纪以来就已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数据显示,最近一次实皆断裂带发生的7.5级以上大地震是在1946年,距今已有70多年,板块活动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长期积累,正如一个可能被引爆的“火药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物理学家迈克尔·斯特克勒说,当活动的板块被卡住时,挤压形成的应力就会增加,“在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时间里,应力的增加非常缓慢,然后突然之间,岩石板块会发生跳跃”,就引发了地震。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韦学院地球科学系专家伊昂·沃特金森指出,实皆断裂带不像有些断裂带那样地震频繁,但如发生地震则震级较高。这些地震震源较浅,通常约10至15千米,这意味着地震能量在到达地表时不会消散太多。

美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项目甚至预测,本次地震有60%的可能性会导致超过1万人死亡。英国地质勘查研究所地震学家布赖恩·巴普蒂说:“当一场大地震发生在一个有100多万人口的地区,其中许多人住在脆弱的建筑里,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 专家辟谣

2025年以来,全球多地传来发生不同震级地震的消息:日南桑威奇群岛1月1日发生6.2级地震,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1月7日发生6.8级地震、洪都拉斯以北2月9日7.6级地震……有网民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进入地震活跃期?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报道,“这种担忧没有必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智库专家高孟潭认为,近100年来,可以完整观测全球大地震数据。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约12至14次,8级以上地震约1到2次。每年大地震发生次数都有一定变化,但只是围绕平均值的小的波动。近年来的地震数据表明,大地震的活动频度都是如此。

此外,四川大学自然灾害预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王暾也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前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

王暾解释,从事后统计的角度,业内会对过去一年或十年等某段特定时间内的大地震次数进行总结。但这一信息并不能作为对未来某段时间地球活跃度或者地震频次的预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地震次数会增多。“凭过去三个月地震的数据去预测未来地震,是不科学的。”王暾说。

王暾还谈到,地球每天都在发生地震,绝大部分的地震震级很小。当一次大的地震发生时造成人员伤亡,就会引发大家关注。但从近些年发生大地震的次数来看,目前地震活动水平都处在正常范围之内。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