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双边投资协定面临改革压力

发布日期:2025-03-18 07:28:46来源: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作者:
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2024年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指出,非洲国家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因条款过时、内容失衡,或将威胁各国监管主权和财政稳定。

摩360新闻网3月5日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24年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指出,非洲国家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BIT)因条款过时、内容失衡,或将威胁各国监管主权和财政稳定。专家呼吁,非洲国家需加快BIT现代化进程,以应对潜在的经济和主权危机。

截至2024年底,非洲54个国家中,约20个国家签署了BIT,合计签署条约1050项,其中556项生效,占比约53%。协定多签于1960至1990年,条款生效前三位分别是埃及(签署100项,72项生效),摩洛哥(签署76项,51项生效)和突尼斯(签署55项,39项生效),阿尔及利亚、毛里求斯、南非等国也位列前十。

协议初期旨在降低投资风险,吸引外资。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变化,许多BIT已无法适应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监管主权需求,很多国家因条款失衡而面临高昂的诉讼风险。如埃及若因政治或经济变革(如调整能源行业合同)而影响外国投资者利益,则可能面临索赔;摩洛哥若推进可再生能源转型,或因损害油气投资者利益而面临诉讼;资源依赖型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则面临双重风险,一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迫使政府调整税收或国有化资产,则可能触发BIT相关仲裁。同时UNCTAD警告,不当的税收豁免政策可能助长逃税和利润转移,进一步加剧诉讼风险。

报告进一步分析非洲地区现行BIT存在三大主要问题。一是规范失衡,协定单向保护投资者利益,缺乏技术转移、可持续就业或环保标准等对等要求,延续了外国利益主导的攫取式经济模式。二是争端解决机制(ISDS)不公,仲裁过程不透明,企业常利用“公平公正待遇”等模糊条款挑战东道国的税收、环保和社会政策改革。三是缺乏危机灵活性条款,在非洲50%能源仍依赖化石燃料的背景下,各国应对气候和卫生危机的能力受限。

但同时,非洲国家正试图推动BIT现代化改革。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ZLECAf)投资议定书于2023年通过,明确承认国家有权在公共健康、气候行动和社会道德方面进行监管,严格限制ISDS滥用,要求投资者履行可持续发展义务;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借鉴WTO模型,提供了调解和独立专家仲裁取代传统ISDS。南非已废除13项BIT,并将投资争端提交国内法院处理。UNCTAD认为,推进区域一体化可吸引长期投资,减少依赖短期矿业开发的老旧模式。随着ZLECAf加速非洲贸易增长,BIT改革已刻不容缓。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