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切为了经济增长
一场“不惜一切代价”的财政扩张计划将在德国实行。据悉,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称德国政府将出台一项5000亿欧元的财政资金,用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防投入。
经济增长志在必得
德国这次是真的要下大力气搞经济了,默茨用了这句经典话语“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ittakes)来表达政府的决心。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官网上公布了这一揽子新财政计划,该计划分为三部分,一是设立5000亿欧元专项资金分10年发放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其中联邦政府可支配4000亿欧元,地方政府共分得其余1000亿欧元。这笔基建资金是独立于财政预算的专项投资工具(SPV),投资的项目包括民防保护和人口保护、交通基础设施、医院投资、能源、教育、科研和数字化建设等。如果按每年平均500亿欧元,相当于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1.2%。二是超过GDP1%的国防开支豁免“债务刹车”限制,可以无限制借贷支持国防开支。三是放宽地方债务,各州借贷上限与联邦政府保持一致,由原来的占GDP的0%提高到0.35%。该计划还需议会表决通过。
外界积极看待德国政府的计划。德意志银行报告认为该计划将会推动德国经济增长,但2025年受全球贸易政策的影响,德银仍维持对德国经济0.5%的预测,但其认为2026年德国GDP增长将明显超过此前1%预期。高盛集团预计德国财政计划将会使经济回暖,并对欧盟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国防开支增加也会使得欧元区其他国家增加军费开支。高盛分析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德财政计划预计将使德国2026年的经济增长至2%。摩根大通分析师看好德国的财政政策调整,认为德国2026年的经济会有起色,但有专家也对专项基金用于补贴的项目可能会多于创新项目表示担忧。英国《经济学人》称赞默茨这一大胆的举措,将推动德国经济重回增长轨道,带动欧洲需求的增长。
如何应对“美国优先”
除了给德国扩张财政松绑来促进需求,德国今年在力争经济有效增长时还需考虑如何应对“美国优先”的不利贸易环境。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近来,美国新政府正在将欧洲,尤其是德国作为其下一个贸易战目标。欧洲各国政府应该准备应对贸易的威胁。美国威胁将对来自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关税政策是“美国优先”战略的一部分,一旦贸易战打起来,可能引发欧洲的经济衰退和欧元区债务危机。
而美国对欧盟征收关税的产品中汽车和医药产品大部分进口来自于德国,在美国征收“对等关税”的情况下,德国作为美国巨额贸易顺差国首当其冲。2024年,德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有望达到720亿美元。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威胁下,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给德国在寻求扩张财政刺激经济上带来了些许麻烦。欧盟应该团结起来准备回应美国的关税政策,力保欧元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中德经贸在德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前由中国贸促会带领的近30家企业组团赴德国,与德企探讨双边合作的机遇。德国企业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庞大的市场,健全的生产供应链,为德企在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中德两国加强经贸往来符合两国经济互补的特质,在德国新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契机下,中德发展经贸合作的空间更广,机遇更多。在绿色环保领域,中国理应是德国天然的合作伙伴,德国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及新能源合作等方面可以充分结合先发和后发的优势,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在数字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中德加强交流和技术分享,拓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空间,发掘经济新增长点。稳定发展的中德经贸关系将有利于中国与德国共同应对当前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贸易动荡而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维护好全球贸易秩序,推动全球经济实现良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