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复苏咋就这么艰难
在全球经济的大格局中,日本经济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存在。2024年,日本经济的表现如同一盘充满悬念的棋局,每一步都牵动着各方的目光。日本内阁府2月17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4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微增0.1%,低于2023年1.5%的增速。0.1%,无疑是一个写满尴尬的数据,与停滞不过咫尺之遥。一边是企业设备投资和股市的间歇性狂欢,一边则是无数的家庭攥紧钱包、百年老店接连倒闭——这个曾以连番“经济奇迹”著称的国家,正深陷“名义繁荣”与“实际困局”的撕裂当中。官方公布的权威数据揭示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当物价涨幅吞噬工资、老龄化阴影笼罩未来,日本经济的复苏之路,要远比纸面上数字所指向的更加崎岖。
隐忧重重
就在2024年,积弱难振的日本经济接连暴露出诸多问题。国内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阻碍。有统计显示,内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2个百分点。物价涨幅高于工资涨幅,民众实际收入下降。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市场持续疲软,这使得许多依赖国内消费的企业面临困境。民间住宅投资也下降了2.3%,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令人唏嘘。
外部需求同样面临巨大压力。日本财务省近期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4年日本出口额为107.0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2%;进口额为112.4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8%;贸易逆差为5.33万亿日元,已是连续4年呈现逆差,略感宽慰的是逆差额较上年收窄了44%。由于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0.1个百分点。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日本的出口贸易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汽车、电子产品等传统出口产品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近年来,日元汇率对美元等显著走软,导致日本国际购买力下降,推高了能源、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截至2024年12月,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40个月同比上升,而这种通胀是由成本上涨造成的“坏通胀”,基于此,日本消费者的购买力被进一步削弱。
中小企业更是要直面更严峻的挑战。生产成本上升和消费需求不足导致广大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人才流失、大幅亏损和集中倒闭的现象频发。日本民间企业信誉调查机构东京商工调查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企业破产数量较上年增加15.1%至10006家,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高,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一大批百年老店生存危机更为凸显。统计表明,2024年上半年日本百年以上企业的破产数量同比猛增了95%。
来自“少子老龄化”问题的困扰不容小觑。根据日本总务省较早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日本国内的老年人口已达到362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近三成(29.3%)。有分析预测称,到2070年,日本的人口总数将会因为“少子老龄化”问题下降到8700万。人口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保负担及财政负担持续加重,同时企业的销售额也会变少,即便付出了诸般努力,企业也难以实现销售额的增加。
优势仍具
在科技研发领域,日本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在电子、汽车、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日本企业拥有众多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日企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来自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这些产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不少日本大企业更是获益于本币的贬值,海外投资收益频创历史新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贸易逆差。日本财务省近日发布报告称,2024年经常账户盈余达到29.3万亿日元,这是自1985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另外,汽车行业利润增长强劲,近期股市和房地产亦现回暖,显示资产市场活跃。
为促经济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加大投资力度,不仅改善了国内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还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日本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推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且看未来
展望2025年,日本经济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全球经济的温和增长可能会带动日本出口的改善。随着日本企业在高端制造、汽车和电子产品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发挥,出口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日本政府也在努力推动企业加薪,扭转实际工资负增长的问题,这或将促进国内消费的增长。如果“薪资—通胀”的良性循环能够有所稳固,有望为经济增长添加相当的推动力。
当然,日本经济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货币政策或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也存在不确定性。为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而再度加息的可能性,将给中小企业运营带来压力,干扰经济复苏的步伐。
2024年的日本经济,如同一辆挂着高挡爬坡却备感乏力的老爷车,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艰难前行,既有科技实力和政策支持等优势傍身,也面临着内需不足、外需压力和中小企业困境等难题缠绕。2025年,日本经济能否冲出“滞胀”泥潭?答案或许就藏在工资与物价的赛跑、地缘政治的博弈,以及结构改革的勇气中。若不能打破“坏通胀”的循环、激活内需引擎,日本或将长久困在低速车道上,眼睁睁看着“失去的三十年”演变为“失去的未来”。唯有直面“少子老龄化”的冰山、重塑产业竞争力,方能在逆全球化浪潮中找到破局之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