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促游戏产业健康发展
游戏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数字内容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根据《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国内游戏市场用户规模6.68亿,同比增长0.61%,为历史新高点。
“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游戏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伴随着许多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在日前举办的电子游戏侵权研讨会上,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徐瑄表示,保护游戏行业积极健康出海,需要从知识产权角度出发,将电子游戏作为作品进行保护,共同维护正常的竞争环境,给创作者足够的尊重和保护,让游戏团队将更多精力、时间、智慧投入到智力产品中去。
在西知鉴知识产权鉴定评估(重庆)有限公司鉴定部副主任曾子洋看来,在游戏领域,知识产权鉴定是帮助游戏产品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游戏软件的同一性、商业秘密等方面进行鉴定、探讨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保护游戏开发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以商业秘密鉴定为例,通常来说,游戏发售前和发售后直接影响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曾子洋举例称, 2023年5月12日,任天堂公司在Nintendo Switch游戏主机上发布了《塞尔达:王国之泪》,但在此游戏发布前11天,该游戏发生了“偷跑”事件,网络上已经出现了游戏本体供玩家下载游玩,该事件对任天堂公司造成了巨额的损失。此时的游戏尚处于未发售的状态,所以此时商业秘密的鉴定内容可包含游戏代码(源代码或目标代码)和游戏资源(图片、音乐、动画等)。而2002年9月,热血传奇游戏的源代码在意大利服务器意外泄露,没过几天就流入了中国境内。同年9月28日,国内第一个热血传奇私服就开始运营,接下来热血传奇游戏的私服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野蛮生长。此时的游戏已处于公开发售状态,所以游戏中的各类资源(图片、音乐、动画等)文件已经处于公开阶段,不再适用商业秘密鉴定。但游戏代码(源代码或目标代码)仍旧适用商业秘密鉴定。
“除了对产品本身知识产权侵权的判断,游戏行业的反不正当竞争也非常激烈。”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邓宏光表示,《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规定,对于同一侵权人针对同一主体在同一时间和地域范围实施的侵权行为,人民法院已经认定侵害著作权、专利权或者注册商标专用权等并判令承担民事责任,当事人又以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请求同一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从游戏行业实践操作层面看,侵害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是平行的诉讼请求,不能简单认为一案只要构成著作权侵权,就不对其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进行评价,而应当深入市场,了解游戏行业当事人的真正诉求,重视该行业不正当竞争侵权的特殊性,从而更好地维护行业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