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中小型银行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经历了从会计电算化、金融电子化,到后来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直到今天的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其中,科技的进步对金融业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科技支撑金融,再到科技助推金融,一直发展到科技引领金融。
“数字化转型需要高投入,但是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加需要重新构建新应用、新模型,而其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有效对业务和技术进行全面的识别和统筹,导致中小银行不足以完全支撑其数字化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珩日前在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系列第9期研讨会上表示,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面临缺乏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数据资产管理难度大、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网络威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模型构建复杂、模型验证困难、输出结果较难解释导致模型应用产生不确定性等问题。
对此,张珩建议,首先,中小型银行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亟需制定更加清晰的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银行的技术、组织、治理、业务、产品、人力、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统筹设计,明确战略规划。通过对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审批技术和风险管理模型等进行流程性改造,从而解决当前“卡脖子”问题,建立必要配套措施,并进行人员跟进,否则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此外,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银行业应当注重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和技术风险。逐步完善客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平衡数据开放、数据共享和数据隐私保护的关系,依法合规采集和利用数据,着力防范数字化系统不稳定导致的风险以及外部网络攻击造成的风险。
其次,中小型银行也可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应对风险。大型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技术输出或战略扩张的意愿强烈,巨头公司和金融科技企业又有天然的技术优势或数据优势,服务金融机构的能力突出。中小型银行可通过与其进行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金融科技、技术研发、数据建模等所产生的风险。同时,单个银行机构体量小、市场规模有限,难以应对数字技术所产生的风险,可以考虑多家中小银行抱团的方式来推进数字化转型,应对风险。中小型银行也可通过中国银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合作联盟,解决机构技术共享与相关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为应对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再次,中小型银行需要构建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银行要面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深入研判其可能产生的风险点和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银行也要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数字技术将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嵌入到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全链条中,以此识别客户风险特征、优化金融风险防控指标和模型、降低欺诈风险。
最后,加快数字金融监管的顶层设计也必不可少。通过保持对符合市场需求金融创新的包容审慎态度,并从数据搜集、交互、存储、自动化处理、管理等方面建立数字金融的基本规则和标准,以此进行安全管理、监测银行风险。同时围绕科技与监管深度融合的新特点,利用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为风险监管赋予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