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号深潜器或于下潜当天失事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美国海岸警卫队22日说,搭载5人前往“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考察的“泰坦”号深潜器已经被确认水下解体,全部乘员遇难。
美国媒体披露,“泰坦”号下潜当天,美国海军侦听到水下声响,可能是“泰坦”号“内爆”的声音。
可疑声响
《华尔街日报》当天率先援引多名美国军方官员的话报道,用于探测他国潜艇的美国海军水下侦听系统18日接收到水下声音信号。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海军高级官员说:“海军分析了水声数据,发现异常,符合内爆或外爆特征,大体处于‘泰坦’号失联时位置的附近。”
另一名消息人士说:“看上去,‘泰坦’号周日(18日)下潜前往‘泰坦尼克’号残骸途中,在水下大约9000英尺(约2743米)处失联后不久就发生内爆。”
内爆通常指潜水器遭强大水压急速压毁。“泰坦尼克”号残骸处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大约1450公里的北大西洋水域,在水下3800多米深处。“泰坦”号18日早上开始下潜,大约1小时45分钟后失去联络。这艘深潜器下潜至“泰坦尼克”号残骸大约需要2小时。
路透社援引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罗德里克·史密斯的话报道,“泰坦”号失事看上去是因为耐压壳破裂,需要打捞残骸后做全面调查才能最终确定失事原因。
发现残骸
美国海岸警卫队官员约翰·梅杰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一部无人深潜器当天早上在距离“泰坦尼克”号船头残骸约500米处的海底发现“泰坦”号残骸,特征符合“灾难性内爆”。“泰坦”号上5名乘员全部遇难。
无人深潜器共发现5块“泰坦”号主要残骸,包括尾椎和耐压壳体。
海岸警卫队没有说明是否发现遇难者遗体。
梅杰说,现在断言“泰坦”号失事确切时间为时过早,将继续在现场搜寻更多线索,调查事件原因。
搜救人员20日和21日曾探测到水下噪声,不过,海岸警卫队官员说,那些噪声看似与“泰坦”号无关。
美军官员告诉《华尔街日报》,侦听到疑似内爆声音后,海军立即通知了海岸警卫队,没有公布这一消息是因为不能完全确定声音性质,同时需要确保搜救继续进行。“泰坦”号上的氧气可持续96小时。
这次“泰坦尼克”号残骸考察活动由美国海洋之门勘探公司组织,参加者每人支付25万美元。“泰坦”号上乘员分别为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拉什、英国探险家哈米什·哈丁、具有巴基斯坦和英国双重国籍的商人沙赫扎达·达乌德及其儿子苏莱曼、法国探险家保罗-亨利·纳尔若莱。海洋之门公司说,深潜器由拉什驾驶。
安全隐患
拉什2009年创建海洋之门公司,2021年推出“泰坦尼克”号残骸游览考察服务,这次事故前已经组织多批次这类活动。
拉什寻求利用材料科学的进步,研制的深潜器大量采用碳纤维。按照他的说法,碳纤维比钛具有更优异的强度浮力比。另外,海洋之门公司的深潜器为椭圆形而不是通常的球型,空间更大,能搭载5人,而目前多数私人公司拥有的载人深潜器仅能搭载两三人。
然而,海洋之门公司深潜器的安全性曾受到质疑,包括来自公司内部。2018年,海洋之门起诉公司前海洋活动部门主管戴维·洛克里奇,指控他违反保密协议、对外泄露公司信息。洛克里奇反诉,称公司方面不但不听取他的多项安全建议,还立即解雇了他。
洛克里奇表示,他曾“就‘泰坦’号的试验性、未经验证的设计提出严重关切”。他说,公司采用声学方式而不是扫描方式检测深潜器壳体是否有缺陷,这种做法有很大问题,只能在“内爆前数毫秒”检测到,无法在壳体承受压力之前查出缺陷。公司方面的说法是,没有相应设备能对5英寸(12.7厘米)厚的碳纤维材料壳体做检测。另外,按照设计“泰坦”号至少能潜至水下4000米,但公司拒绝订购承压能力为相应深度的前部观察窗。“泰坦”号前部观察窗的认证承压能力仅为1300米水深。
洛克里奇警告,公司的做法“让一艘试验性潜水器的乘客处于潜在的极度危险中”。
《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海洋技术学会2018年3月致信海洋之门,对后者的“试验性方式”表达“担忧”,缘由是后者的做法“可能导致轻微至灾难性后果”。这一组织要求海洋之门公司让研制中的深潜器接受由第三方专家监督的测试,被拉什拒绝。
拉什曾坚持捍卫“泰坦”号安全性。他2021年告诉美联社,“泰坦”号采用“尖端技术”,是“唯一”由钛和碳纤维制造的载人潜水器。拉什的朋友格雷格·斯通说,他支持拉什在研制深潜器方面所走的方向,但拉什“有所有先驱者都有的通病,他超越了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