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来三家美国区域性银行倒闭 欧洲恐难“独善其身”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当地时间5月1日宣布,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已由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该公司当日与摩根大通签订协议,由后者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以及“几乎所有”资产。
300亿美元补存款缺口 仍未阻止倒闭发生
综合中新社、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网报道,摩根大通当日发布公告称,其收购了第一共和银行约1730亿美元贷款以及约300亿美元债券,同时获得该银行约920亿美元存款,其中包括多家大型银行近期提供的300亿美元存款。公告称,摩根大通没有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企业债和优先股。
按照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声明,自5月1日起,第一共和银行原先分布在8个州的84家分行将作为摩根大通银行分行重新开门营业。原第一共和银行储户转为摩根大通银行储户,可正常提取存款。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继续为这些储户提供保险,并与摩根大通银行分摊第一共和银行贷款的损失及潜在回收款项。
第一共和银行创办于1985年,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在全美设有72家分行。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经历被收购和转手后,这家银行2010年底重新成为上市企业,近年主打“高净值人士”理财服务,为富人提供低息贷款。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资料,截至去年底,第一共和银行资产规模在美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4位,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则分别排在第16位、第29位。
随着对美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忧虑蔓延,大量储户恐慌性提款,第一共和银行也受这波挤兑潮影响。上周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共和银行储户该季度提走逾1000亿美元存款,其股价随之暴跌。3月中旬,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将第一共和银行的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
尽管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11家美国金融机构紧急注资共计300亿美元填补其存款缺口,也未能阻止第一共和银行资金状况继续恶化,最终促使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于4月28日宣布将很快接管该银行,随后开始联系各大银行,为第一共和银行找“下家”。
截至4月28日,第一共和银行市值跌至5.57亿美元的历史新低,仅为2021年11月峰值400亿美元的七十分之一不到。
隐患重重 欧洲金融业恐“爆雷”
第一共和银行是继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之后,两个月来因资金链断裂而被关闭、接管的第三家美国区域性银行。
硅谷银行3月10日轰然倒闭,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发生的最大宗银行倒闭事件。3月12日,美国政府宣布关闭签名银行。3天内两家银行倒闭,致使美国银行业危机持续蔓延。美国财长曾发出警告,危机进一步蔓延可能导致许多银行倒闭并引发挤兑。
《纽约时报》指出,第一共和银行的崩溃可能会加剧外界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尽管银行业专家认为,此次风波是对3月银行业动荡的延迟反应,而非危机新阶段的开始,但美国金融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银行接连倒闭和利率上升迫使银行控制放贷,企业难以扩张,个人也更难购置房产和车辆。银行和投资者正变得更加谨慎,这种谨慎可能最终会阻碍业务扩张和招聘。
按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解读,过去一年,多国中央银行纷纷大幅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这导致不少银行在低利率时期购买的大笔债券投资组合贬值,外界担心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的遭遇会重演。
在美国,不少储户仍担心这波震荡会影响到个人存款的安全。先前为了稳住市场,防止出现更大的挤兑潮,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额外承诺为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所有储户存款提供担保,超出正常情况下每家银行每个同类别账户存款保险金不超过25万美元的官方标准。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美国银行提供保险金,负责提高和保持公众对美国财政机构的信心,主要职责包括定期核查美国数千家不属于联邦储备系统的商业储蓄银行以确认其运营合乎法规,清算破产银行资产等。
作为美国两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与联邦储备委员会4月28日分别发布调查报告,揭示区域性银行危机早有祸根:除了银行自身管理不善,还有几个深层次原因,包括美国近年在立法上放松对中小银行监管、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银行资产规模膨胀过快而积累风险、监管机构核查人手不足。
这波美国银行危机同时加剧了欧洲金融业“爆雷”风险。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在近年屡陷丑闻及投资失败后终于走到破产边缘,不得不接受瑞士政府借款救助,并在政府安排下由其竞争对手瑞银集团收购。瑞士这两家最大银行如此匆忙合并,令投资者担心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