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解读拜登缘何如此重视马克龙访美
【欧洲时报12月1日】本周,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启对美国的历史性访问,行程从白宫到新奥尔良,既有盛大欢迎仪式,也要面对一些棘手问题。
《赫芬顿邮报》法文网报道,马克龙日前抵达美国,开始具有历史性的国事访问:这是美国总统拜登自当选以来接待的首次国事访问;这也是继2018年前总统特朗普邀请之后,法国元首第二次访美。如此罕见礼遇,此前的法国总统均未有过。
具体来说,马克龙于当地时间29日晚抵达美国后,参加一系列重要活动。12月1日上午,拜登在白宫草坪上以鸣响21声礼炮的方式举行官方欢迎仪式。这是庆祝法美友谊的机会,但也无法掩盖几个棘手议题。
美国的最老盟友
法美双方均盛赞将两国联系在一起的特殊历史和战略关系。“国事访问是不仅只体现在仪式上的一种礼遇。拜登接待马克龙,希望突出与我们最古老的盟友-法国的特殊关系,以及在援乌反俄上的坚定团结,”奥巴马政府前成员乔安娜-马斯卡在接受《20分钟报》网站采访时说道。
在爱丽舍宫,有人“称赞”这一“罕见礼遇”象征着“良好的法美关系”:“这是给予法国而不是任何其他欧洲国家的一个荣誉”。在访问几天前,法国总统府坚持“访问”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仪式,还要谈到几个关键议题:乌克兰战争及其影响、工业投资以及在核领域和太空领域的合作。
庞大的随行高访团中不仅有国防部长、文化部长和经济部长等政府官员,还有宇航员、明星舞蹈家、卢浮宫馆长以及企业家。足以证明此访涉及面之广。
“法国被视为重要盟友,在军事层面具有附加值。尤其在英脱欧之后,法国在欧洲涉及包括贸易、科技等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极具影响力。”复兴党籍巴黎议员、国际关系研究员本杰明-哈达德总结道。
不过,针对马克龙受到如此高的礼遇,一些专家也做出不同分析。
澳大利亚潜艇事件
事实上,很难不把这次访问与澳大利亚潜艇事件联系在一起。如果不考虑“美国民主党与马克龙在欧洲所代表的政治团体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相近,”法国国际和战略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外交政策专家卡利姆-比塔尔也谈到了此访的“修复裂痕的维度”。
“很明显,该事件留下了痕迹,”哈达德谈到。“尤其在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上。我们知道美国一直在捍卫他们的利益。”在华盛顿生活了十多年的哈达德注意到,“美方的转变”,美国人“深深地意识到他们需要一个更能自我担当、自主的欧洲”。“对于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来说,一个更具主权的欧洲愿景符合美国调整优先事项”更多转向中国。
马克龙与拜登有时间讨论这么多议题,其中一些议题相对较为棘手。根据爱丽舍宫的说法,30日晚设有总统私人晚宴,而1日则是在白宫安排官方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