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出访东南亚及欧洲五国 欲拉“对俄阵线”?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自4月29日至5月6日对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意大利和英国等五国进行访问。分析认为,岸田本次出访,除了巩固与这些国家关系的需要,更深层用意在于促动东南亚国家对俄乌战事的反应,同时拉拢它们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应对中国。但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不愿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它们对俄乌军事冲突的表态也很慎重。
既是“补缺”之旅也是深化合作之行
综合日本《产经新闻》、上海上观新闻报道,由于4月底至5月上旬日本不举行国会审议,历任日本首相都会利用这个大型连休时期出访多个国家,这已成惯例。日媒透露,日本政府起初曾探讨让首相访问中东产油国,敦促后者增产石油,但时间碰巧与中东斋月和开斋节重合,因此岸田决定先展开欧亚之行。
分析人士认为,岸田此访意欲继续巩固与东南亚战略伙伴、欧洲国家的关系,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也为岸田赢得外交加分,助力今年7月的参院选举。
日本《产经新闻》指出,东南亚是日本、美国、中国等国“竞相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外交舞台。安倍晋三内阁(第二届)、菅义伟内阁均在成立一个月前后,首相就访问了东南亚各国。对于继承“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的岸田政府而言,东南亚重要性不会改变。但岸田已上台半年有余,他仅在3月访问了柬埔寨这一个东南亚国家。
因此,此次岸田对东南亚三国的访问,既是一次“补缺”之旅,也是一次深化合作之行。在访问国的选择上,日本政府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印尼是2022年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越南与日本在维护海上安全方面有共同利益;泰国则是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轮值主席国。按照泰国媒体的说法,两国可能寻求签署一项国防设备和技术转让协议,日本已同菲越等东南亚国家签订类似文件。
而在欧洲站,除了乌克兰局势,贸易问题很可能在谈判桌上占据最大分量。日欧曾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双方都希望评估这一庞大协议的执行情况。此外,数字转型、气候行动等都是日欧致力于加强合作的领域。
德国之声网站认为,在安倍执政时期,岸田曾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日本外相。在7月参院的关键选举即将到来之际,岸田希望发挥外交优势为自己加分。
日本欲拉“对俄阵线”难度大
岸田此访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日本希望利用作为七国集团中唯一亚洲成员的地位,弥合东南亚国家与西方在制裁莫斯科问题上的分歧。
舆论注意到,迄今东南亚地区只有新加坡参与了对俄制裁,其他国家态度谨慎——越南、老挝等国在联大谴责俄罗斯的决议中投下弃权票,与不断加码对俄制裁的美欧保持距离。而在西方将“对俄阵线”从北大西洋扩大到亚洲的背景下,日本希望发挥影响力,在加强对俄施压一事上寻求东南亚国家的理解,促动它们对战事的反应。
事实上,最近日本外交动作频频。“应对俄乌冲突”“协调对俄制裁立场”,可谓贯穿其中的红线——无论是4月28日岸田内阁在东京接待来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还是外务大臣林芳正访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国,抑或防卫大臣岸信夫下周的访美,日本的表现都可以用“抢眼”形容。只不过,日本在东南亚的“协调”似乎收效甚微。
天普大学日本分校教授兼亚洲研究学科主任杰夫·金斯顿说,“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人们不愿站在任何一方,对团结一致支持乌克兰的民主国家的协调态度也很矛盾。”
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评论道,越南与俄罗斯自苏联时期就保持着友好关系,老挝、缅甸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样深远。它们与俄罗斯的军备合作,非日本一时半刻就能取代。仅靠日本一国之力,不可能成功争取到更多东盟国家支持制裁俄罗斯。
另一方面,一些东南亚国家对外部力量迫使其改变传统的全方位外交的举动十分敏感。泰国前财长蒂拉查伊在脸书上对岸田访泰表示警惕,称“美日正联合拉拢亚洲各国”。
有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意图
岸田此访也不忘捎带“应对中国威胁”的保留曲目,外媒把“对抗中国”视作岸田欧亚之行的又一个目的。
分析认为,联系到本月下旬日方将接待美国总统拜登以及澳印等国领导人,岸田访东南亚也有配合美国“印太战略”、试探东南亚国家态度的意图,从而为接下来的“四方安全对话”铺路。在北京看来,所谓“四边机制”的实质是“遏制围堵中国、维护美国霸权的工具”。中方强调,东盟国家是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的“棋手”,不是地缘争夺的“棋子”。
《联合早报》认为,东盟一贯主张与各方维持对话关系,倒向任何一边都会损害东盟中心地位,这是东盟国家做任何决定前须考虑的关键。路透社指出,东南亚国家担心失去对华经济合作机会,力求避免卷入中美博弈。